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01日 星期四

    特别报道

    中国的治国理论

    作者:苏尔丹·哈里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01日 08版)
    苏尔丹·哈里

    编者按

     

        12月1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新书发布式在伊斯兰堡中巴友谊中心举行。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家、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外交与国防》节目主持人苏尔丹·哈里应邀参加了这一仪式,并获赠此书。23日,他在巴基斯坦《每日时报》上发表了《中国的治国理论》一文。文章反映了外国学者的看法,对我们中国人如何认识自己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贺斌将其原文翻译如下。

     

        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中国执政党第一位在任期内出书的领导人。他的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出版后,被翻译为英文等8种文字。2014年10月,该书在法兰克福图书展览会首次发行,并于12月19日在伊斯兰堡发行。此书是了解中国的窗口,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曾几经沉浮,并从历史中汲取了很多经验。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中国遭受了包括日本在内的外国列强的蹂躏。从孙中山开始,中国的领导先驱就带领中国人民与外国列强斗争,把中国从日本等列强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到1949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中国人开始了国家重建。虽然50年代的“大跃进”和60年代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度阻碍了经济发展,但是后来的领导人邓小平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政策,这让中国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继续朝着第一大经济体迈进。

     

        正当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之际,习近平带着特有的治国理念接过国家的领导重任。针对一些高级领导人、官员的腐败行为发起了大规模的反腐败行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经济改革。习近平为中国人民提出了“中国梦”概念,号召大家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工作。在与邻国友好相处的同时,中华民族也焕发了青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记录了中国中央领导层的思想和实践,并回答了国际社会所关心的问题,指明了中国崛起的深层原因、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对世界的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增长和强大的“秘诀”很感兴趣。该书含18个章节,涵盖从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习近平的79次演讲、非正式谈话、答记者问、批复信和祝贺信等,可帮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社会体系、中国历史和文化。

     

        在书中,习近平主席阐述中国共产党推行的问责制和全方位依法治国、用宪法和法律保护人民的理念,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方针。以前,中国依靠行政命令办事,如今,在法制保护下的人民意志将决定中华民族的命运。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和看法及时地回应了当下国家、政党发展的主要理论与现实问题,表明了中国中央领导层的治国理念和战略。这本书由国务院新闻办、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联合编译,由多种文字出版,将来还要翻译成为乌尔都文字,让巴基斯坦人也从中受益。

     

        虽然目前中国领导人面临诸多困难,但在习主席引领下的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已经提出了应对未来挑战的核心思想与战略,尤其要维持经济高速发展这一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到2020年,中国农村和城市的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增加一倍。即使如此,中国依然保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动国家行政制度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中国将继续促进新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进一步发展,同时鼓励消费与投资,具有影响力的中产阶级将会形成。习主席还特别重视由于腐败、环境污染、非法占用土地、劳资纠纷以及食品安全等引发的社会问题。中国目前面临的困难还有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希望通过已经设立的全国老年人护理网络加以解决。

     

        习主席的书记录了中国犹如凤凰涅槃般重生,一跃成为世界经济领先国家的经验。巴基斯坦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