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记者来到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高峰污水处理厂,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这个厂的出水水质高于国标的“北京标准A标”,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刚成立一年多的贵安新区手头并不“宽裕”,但他们却先期建设首批5个污水处理厂,12月底这些厂就能全部试运行。把环保建设放在新区各项建设之上——贵安新区正在树立建设绿色新区的新标准。
擦亮绿色招牌
从规划建设一开始,贵安新区就摒弃了急功近利的“圈地式”发展,把“值钱”的山林、湖泊、湿地用来建设湿地公园、生态公园,顶着经济增长的压力“做环境、造绿色、铸生态、谋发展”。2013年,贵安新区被纳入贵州省招商引资重点推介项目库的71个项目,均把建设生态宜居环境放在优先位置。新区组建以来,招商引资签约项目中,涉及大数据及关联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一系列“绿色”项目就占了80%以上。
如今,绿色已经成为贵安新区的“主色调”,新区的规划建设紧紧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活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徐徐铺开:关闭直管区内21家砂石厂和仅有的两家煤矿,搬迁污染和落后产能企业105家;率先全面推进低冲击开发模式,严格保护自然山水环境和历史人文脉络;充分借鉴瑞士城镇乡村与生态景观交相辉映的经验做法,把城镇放在大自然中;围着山转、跟着水走、显山露水,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贵安新区打造成全国极具特色的一流城市新区。
吸引绿色投资
良好生态催生“筑巢引凤”的洼地效应,富士康科技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斯特林等海内外知名企业纷至沓来,投资合作项目向着“高、新、净”一边倒。
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一期已在贵安新区顺利投产,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将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电子卖场。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大数据中心在贵安建成后,成为贵安云谷的支撑核心,将以云服务和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引领,吸引大数据产业上下游优势企业落户贵安集聚发展,打造从智能端产品制造、云基础平台建设、大数据开发应用、商业运营模式创新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集群。斯特林绿色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生产的碟式太阳能发电机,发电效率高达31.29%,发电量是光伏发电机的两倍以上,该项目的工程化、批量化生产太阳能发电机技术全球领先。贵安环保设备生产基地、绿地科技园项目、中德西格姆精密制造等项目迅速推进。
牢记绿色定位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贵安新区就打造了“五区为底、八廊联通、山城相嵌、景观通贯”的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近百个风格契合、各具特色的大小公园,启动了月亮湖公园等4个主题公园和骨干路网、大学城绿化景观及保护红枫湖等水源地截污沟等一批生态工程的建设。开展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综合整治,已绿化造林两万多亩,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新城,逐步迈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融合”目标。
“‘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我们牢记国家给贵安新区的这三大战略定位。在贵安新区开发建设中我们将始终严守‘生态’和‘产业’两条底线。”新区管委会主任马长青对记者说,“贵安新区不只要守住这份‘绿’,关键还要善于用好用活这份‘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实现发展与生态互动、生态与经济双赢。”(本报通讯员 孟航宇 本报记者 吕慎 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