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浙江农林大学思政课别具一格

    作者:本报记者 陆健 通讯员 陈胜伟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23日   06 版)

        本报讯(记者陆健 通讯员陈胜伟)近段时间,浙江农林大学的陈可、刘琳等8名大学生一有空便在捣鼓微电影《东京审判》,制作这部微电影是他们正在上的思想政治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重要一环。根据安排,所有上课的同学,除了要在课堂上学习理论外,还要选择一种实践形式来体验。

        “为确保更加真实地表现当时的情况,我们查看了大量文字、视频材料。”通过几天的努力,陈可和同学们都觉得收益良多:“完成这部微电影,可以说我们对整个中国近现代史进行了多遍梳理,比课堂上的教学更直观、更让人难忘。”

        不仅是拍微电影,浙江农林大学正在进行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中,看经典、搞调研、做义工、演小品等都成了大学生选择的实践形式,可以算学分。越来越多的同学利用各种思政理论课的实践环节,走向社会、走向田野,开展实践、进行调研,体会历史发展,感受传统文化,并完成一份份关于就业、文化、环境、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和评论,并在实践中成长。对于教学改革的意义,任课老师洪千里认为,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跳出枯燥的理论学习,收获的不仅是活动本身产生的成果,还有理性思考的习惯。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

        目前,浙江农林大学探索思政课改革,实施的是“1+X”方案,“1”是选读或者选看一份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材料,“X”是开展多次实践教学,思政理论课逐渐变得生动有趣。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处长梅亚明说:“通过加强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感性体验中得到启迪,学到了许多在学校课堂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