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造物非物

    作者:钱亮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14日   11 版)
    物非物(雕塑) 钱 亮

        “因为我们,竹子变成筷子;因为钱亮,筷子变成竹子。有些东西在文明的进化中演变为我们的工具;有些东西在文化的自觉中还原为它们自己。”这两句话是《中国雕塑》副主编唐尧在其策划的2013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上对我的作品《物非物系列之竹》的推荐词。而就在刚刚举办的“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上,这系列作品获得了青年新锐奖。那么,从竹子到筷子,再从筷子到竹子,这一看似简单的材料转换背后会有哪些有意思的小故事呢?

        其实,这个系列的雏形源自两件毛衣!2013年初,我有了一个想法——买两件同样号型的机织毛衣,将其中一件拆成线球,再照着另一件进行手工编织,最后我想呈现的是从外观上看似一样,其实已经有了本质区别的两件毛衣。按照这个想法,我邀请了我母亲做技术顾问,一起去商场挑选毛衣,每到一店,让销售员最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就是——“这个毛衣好拆吗?”但正是因为这种一反常态的问题和我对问题的不断解释,使我母亲和周围的亲戚朋友们对将一个日常行为转换成一个艺术行为有了很好的认识和接受。他们曾打趣道:“原来做艺术就是把有用的东西变成没有的。”这看似一句笑谈,细细品来,也确实有些道理。最终我们选定了两件毛衣,但因为手工编织不如机织的紧密,最后还是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一件长袖毛衣被织成了一件短袖毛衣,虽说少了半袖,但它让我感受到了机械加工出来的东西所不具备的那份温暖和真情,我想这就是手工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所在吧!当然,就算这件作品最终可以如我所愿,它也是有缺憾的,因为我的理念在这件作品中,很难不通过文字介绍直接体现出来。在我看来,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本身让你产生共鸣,而不是通过背景文字补充。

        带着这种缺憾,当我看到家里不知什么时候买的一包一次性竹筷时,我自言自语道:“竹筷、竹子,竹子、竹筷……”可以说灵感是一种偶合。我忽然想,如果能把竹筷做回竹子的形态,不就可以弥补我上述的缺憾了嘛!于是我用一次性竹筷和胶,把筷子进行重新结合,还原竹子的样貌,制作成雕塑。

        联想到当下的社会,不也是有越来越碎片化的倾向吗?物以载道,通过“物”可以见证历史,体现理念,反映文化,说明道理。比如有些地方拆了古建,又建造仿古建筑,貌似一样,实则已经发生了本质改变。以前我们常说物是人非,现在可以说是物非人非。“物非物”系列作品的意义也在于此,希望使某些在文明的进程中演变为我们工具的东西还原为它们自己,以家园的名义还原碎片化的现实,以理想的名义回归文化的本原。但我想问的是——真的还可以回去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