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从“输血”援藏到“造血”兴藏

    ——成都市千余干部援藏兴藏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12日   04 版)

        “我建议宁可我们自己紧一紧,也要帮藏区同胞熬过难关。”在11月26日召开的成都市委常委会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的提议得到了市委常委们的一致支持。11月22日,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作为甘孜州的对口支援城市,成都在援藏兴藏中付出真情,在地震发生后更是真心实意提供帮助。

     

        2012年4月,成都按照四川省部署全面启动援藏工作,10个区县分别对口支援甘孜州炉霍县等10个困难县。两年里,成都已陆续派出两批共779名援藏干部,紧紧围绕藏区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倾力倾情援助,助推藏区发展新跨越。今年,第三批共计372名援藏干部又奔赴高原,扎根这片热土。

     

    救灾:尽全力解燃眉之急

     

        甘孜州今年的州庆放假是从11月23日开始。11月22日,原定第二天返回成都短暂休息的18位郫县、都江堰援藏工作队队员,遇到了强烈的地震。他们所处的道孚县八美镇距离震中塔公乡仅10余公里,灾情不小。18位援藏干部立即奔赴八美镇,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这里气温非常低,晚上到了零下10摄氏度左右,老百姓非常缺棉衣棉被等过冬物品。”援藏工作队队长陈杰一边组织藏区的援藏干部在当地购买棉衣棉被等物品,一边将此消息报告给成都郫县相关部门。郫县立刻组织救灾物资,震后第三天,首批救灾物资就运达灾区。

     

        11月25日,成都市慰问组抵达地震灾区慰问,现场向甘孜州捐赠300万元资金。慰问组形成的进一步建议,在成都市委常委会上得到认可:再向康定灾区捐赠2000顶棉帐篷,每一顶帐篷的大小要能容纳一个家庭;对灾区房屋损害鉴定、重建规划等提供援助;通过开展农业区域合作等方式,帮助灾区搞好产业重建。

     

        黄新初说:“虽然已近年底,可支配财力有限。但我们自己紧一紧,就能解决藏区受灾同胞的燃眉之急。”

     

    援藏:付出真心实意

     

        杨元建从2012年到甘孜州支教,这已是第3个年头。见第三批援藏干部名单中仍然有他的名字,一些亲朋不解:40多岁了,岳父去世没来得及看一眼,父亲病重也没时间回成都看看,还把妻子动员去支教,何必呢?只有杨元建心里清楚,自己没有其他选择。援藏期间有一次他回成都培训,学生们误以为他不回甘孜了,他走进教室听到哭声一片,黑板上写着:“老师别走,求求您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离不开这些孩子。

     

        49岁的王耀军也是3年多来一直留守高原。他是成都市锦江区年龄最大的援藏干部,走遍了炉霍县所有的乡镇,有4个多月更是扎根藏区农村。今年7月,他又带着一批“新人”入藏,他动员大家把“孤单、寂寞、冷”转化为“激情、动力、暖”。他成立项目推进组,积极引进和争取各类项目援助资金近1000余万元。

     

        郫县援藏干部刘成勇到道孚县教育局挂职副局长,短短一年半时间,落实49万元帮扶现金提升办学条件,并让全县每个学校有了“五个一”(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电视、一台DVD、一套教育软件);甘孜州白玉县,往返偏远乡镇一趟要12个小时,武侯区援藏干部孙广磊一年多时间里挨家挨户地为农牧民检查诊治身体,脚印几乎印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

     

        派遣上千名援藏干部到藏区,下辖区县及所属乡镇、部门与受援县开展结对帮扶,计划投入12.52亿元资金确定297个援藏项目帮助藏区腾飞,成都在援藏方面付出了真心实意。

     

    兴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坚持“输血”援藏的同时,成都更加注重借助市场化手段“造血”兴藏。高原蔬菜紧缺,来自蔬菜之乡彭州的援藏干部将彭州蔬菜引进石渠县试种。在石渠县唯一的农区洛须镇,有9个品种试种成功,平均产量比往年增产10%。今年彭州又在洛须镇的龙渠卡、许巴等村开展了80亩蔬菜新品示范推广。

     

        成都市在甘孜州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四方共赢的现代生产经营模式,帮助藏区成立了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基地25个;丹巴县的甲居藏寨享有“藏区童话世界”之美誉,成都市成华区用8000万元政府援建资金,撬动了川旅集团等投入近20亿元参与丹巴县的旅游发展;龙泉驿区帮助甘孜县成立“城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时解决融资2亿元,实施代建项目15个。

     

        让藏区具备自我“造血”功能,“智力援藏”尤为重要。成都市在派出援藏人才的同时,将藏区人才通过传帮带、顶岗培训、多渠道轮训、挂职锻炼等形式对口培训,培养起一批在藏区生根发芽的人才队伍。

     

        在甘孜州得荣县,如今就有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这是成都市青羊区援藏女干部谢静秋一手打造的。她2013年初来到乡镇开展义务巡诊及妇女病普查工作,结果令她震惊:当地妇女患妇科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75%。谢静秋决定传、帮、带、教,通过“专家课堂大讲座”“院内医护小讲课”“病房案例齐讨论”等方式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真情援藏,真心兴藏,成都千余援藏干部已将藏乡当故乡,使两地的交流、交往、交融常态化和长效化。(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