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仁县龙市乡田心小学。57岁的谭建平,已在山区小学从教38年,1岁时因患病注射不当,致使他右脚残疾。
课堂外传来一阵笛声。
谭建平:“同学们,老师要请两分钟假,大家把刚刚学的先默读一遍,好不好?”
学生:“好!”
谭建平抱着妻子伍金娥上厕所。1984年,伍金娥生孩子难产导致高位截瘫。家中无人照料,谭建平每天把妻子带到身边。为了尽可能少干扰学生,天晴时他就把妻子放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下雨才把妻子接进教室。妻子要方便了怎么办?伍金娥先后试过用石头敲击凳子和脸盆为信号。考虑到敲击产生的噪声对学生们上课造成干扰,于是慢慢改成了吹笛子。
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是谭建平从家里到田心小学的捷径。30年来,谭建平每天背着瘫痪的妻子,一瘸一拐地行走在这条小路上。
为了给妻子治病,谭建平欠下了11万多元的债务。伍金娥对记者说:“我要寻短见的时候,建平扑到我身上哭,说你不要死,我一辈子背你。他给我活下来的信心。”
1998年谭建平在学校捡到一个还未满月的女婴,这个家庭有了接班人。
2008年,家里的几间土砖房在冰雪中倒塌。学校挤出来两间房子,给他安了家。女儿谭艳芳懂事、孝顺,读书用功,现在就读于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当幼师并不是谭艳芳的初衷,她希望读技校,尽快掌握一技之长,早些赚钱给家里减轻负担。但谭建平不同意:“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读书,家里再困难有爸爸顶着。”
谭建平记得,小时候因为右腿残疾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经常一个人偷偷躲在被窝里哭,爸爸发现后,把他搂在怀里说:“孩子,右腿不行没关系,你的左脚是好的嘛。脚虽然不行,但努力读书,就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实现梦想。”
40分钟一直站着上课,对于常人来说不算什么,可对谭建平这个右腿残疾的人来说特别吃力。上课时,他完全靠左脚支撑,每站一二十分钟,左腿便觉得酸痛难受,于是不得不用双手撑着讲桌,让身体悬空,以便让左脚休息一会。待双手感到吃力,再把脚放下来。如此循环,有时候一节课下来不得不用手扶着墙壁走出教室。
龙市乡中心小学校长刘善光说:“谭建平老师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一直坚守教学一线,他所教的班级一直是优秀班级。”
伍亿鸿到二年级了,仍然不认识声母和韵母,不会拼音。为了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每天下午放学后,谭建平为他“开小灶”。谭建平扶着伍亿鸿的手,一笔一画抄写生字,再一遍一遍教拼音。伍亿鸿的功课终于赶上了。伍亿鸿的母亲感激不尽:“没有谭老师这样尽心,我孩子可能会被耽误!”
尽管谭建平家里经济拮据,为妻子治病欠的账到现在还没有还清,但是他近几年来仍然资助了8个学生。
学生家长伍世科说:“我家老二、老三都得了重病在治疗,当时读书就没钱了,我想让小孩晚读两年,谭老师看到我小孩读书年龄到了,亲自上门送来240块钱,让我女儿去上学。”
近些年来,在谭建平的鼓励下,很多他曾经教过的学生纷纷为家乡教育事业慷慨解囊,募集了近100万元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先后解决300多名贫困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学生蔡翠娜说:“我们的家乡还比较落后,谭老师说,努力读书以后我们能够改变家乡面貌,我会努力,我相信谭老师。”
谭建平告诉记者:“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孩子们加减乘除、ABCD,还要帮助孩子们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扣正了。乡村教师都希望孩子们能够走出大山,但我个人更希望他们学成后能够回来建设家乡。”
鲁迅的《故乡》原本是初中才有的课文,但谭建平喜欢给这些八九岁的孩子们讲少年闰土,讲“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孩子们也听得津津有味。这个苦口婆心教他们要记得住乡愁的跛脚老师,将来是否也会成为他们心中故乡永远的印记呢?(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唐志卓 郭兰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