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

    不求多 但求准

    ——从两位院士受聘看常州大学人才观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3日   06 版)

        11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受聘为常州大学教授,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院士陈勇受聘成为常州大学教授和“双聘院士”。得益于两位专家在相关领域的突出成绩,国内高校首个“城镇矿山研究院”也正式落户常州大学。

        陈勇介绍:“研究院将从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角度出发,将城市和乡镇生产生活过程中排出的各种副产物进行再生利用,使其成为矿山一样的资源库和能源库。”

        谢克昌指出,开展“城镇矿山”研究不仅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还可节约资源,形成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为生态文明建设指出了一条新路。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一个复杂体系,涉及的技术难,涉及的学科也多,必须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谈及如何发展“城镇矿山”处理技术,陈勇表示,结合高校的力量,研究院可以在技术孵化与技术集成、培养相关工程技术人才、编制咨询报告和相关工程方案,以及提供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城镇矿山研究院”成立后,谢克昌将担任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勇将担任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常州大学则将在两位院士领衔下,围绕固体废弃物、能源转化利用和资源评价等方面,通过学科前沿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在沼气制油、市政污泥减量化、生物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及低品位能源的系统化调控方面形成完整的工艺和装备,形成产业化成果。

        “常州大学不仅仅是要建设一所研究院,更希望借此推动学校化学化工学科以及材料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开辟新路子。”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说。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认为,研究院的成立,折射出的是学校人才引进的思路:不求多,但求准。“只有找准人才引进的‘发力点’,才能为常州大学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

        2012年3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邓林红加盟常州大学。两年时间,邓林红已组建起一支12人的生物医药科研团队,获得6项发明专利。常州大学从美国杜克大学引进的陈新教授与常州宁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生物信息素技术”成功转化,使果树、蔬菜的农药使用量降低50%—80%。

        伴随着一批高原高峰型人才的加盟,学校的发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浦玉忠告诉记者,在近期公布的2014年江苏省级前瞻性研究专项资金(第三批)中,常州大学共有33个项目获得资助, 资助金额共计720万元。在江苏省高校中,常州大学的立项率为84.6%,位居第一位,立项数位居第二位。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