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必修外语以备有用”“学外语应对各类考试”等储备式外语教育理念让外语教育积弊颇深。对受教育者来说,学习外语基本上是一件被动的事情,多数人几乎没有选择的机会和可能。社会上似乎也形成一种“共识”,不学外语、不懂外语就不能成长为一个现代人,就不能融入社会,就是一种失败,就连获得某项具体职称也要通过职称外语考试。而通过了各个环节的外语考试,取得各类证书踏上工作岗位后,许多人才发现自己的外语学无所用、学不致用。
强制必修的外语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的潜能及自我价值的释放和发挥,更忽视了外语教育自身的规律。社会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良好掌握外语的人才,有些个体的发展自身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外语技能。在我国这样一个教育人口庞大的国家,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语言与文化、工具性与人文性,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应该有不同的选择。为了部分人的培养和发展而让所有人都陪绑外语教育,自然会导致诸多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强化外语教育实现高水平的全民外语以适应全球化,走向国际化,追赶上发达国家,这当然是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但外语教育有规律,教情、国情须尊重,不能一味照搬照抄西方理论、盲目借鉴国外实践,要做到实事求是。
结合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现状,现阶段外语教育改革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语种多样、评价多元”的价值取向。
一是重构培养目标,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实施外语教育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能给选择学习外语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外语教育,二是给予学生选择学与不学外语的自由,实现从实施外语教育到倡导外语学习的转变。以人为本的外语教育要旨是在尊重外语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尊重受教育者的特性和个人选择,终极目的则是无论学还是不学外语都不应影响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遵循市场规律,需求导向。外语教育要因时应需,切时如需。建立需求导向型的外语教育供给体制,是提高外语教育实施效果和满足多样化外语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径。忽视国家对不同层次外语人才的需求、外语教育发展与需求脱节是导致外语教育发展不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时代,外语教育及其培养的人才都是稀缺产品,是供给导向型。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受教育人数的增加,需要采取多样化的供给体制来满足教育需求,这其中既包括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包括受教育者对外语学习的需求。外语教育改革应以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作为主导价值,本着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特点,避免学而无用、学不致用矛盾的产生,避免教育资源及人力资源的浪费现象的出现。
三是尊重文化差异,语种多样。外语教育的语种应是多样的。语种多样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尊重个体选择,尊重文化差异。20世纪60年代,国家在《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中就曾提出,要大力调整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开设外语课的语种比例,后来在《关于加强中学外语教育的意见》中再次强调,语种设置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打算。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外语教育的推广普及,语种设置较以前变得多样,但当前发展与社会的需求仍不相适应,与国家对外交往合作的格局仍不相对应,外语教育中强势语种的文化冲击现象已有所显现。
四是坚持人才标准,评价多元。多年来,我们在外语教育评价实践和改革中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方面的改进上,忽略了评价标准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念的复杂性,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质疑。需求导向的多样外语教育应有多种类型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外语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避免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如何通过对外语教育评价体系的系统改革,构建所有利益群体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体系,树立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导向,是从根本上推动外语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支点。
鉴往知来。对个体而言,掌握外语不但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更有机会参与交流与合作,从而可能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对国家而言,国家外语能力关乎国家对外交流与合作,关乎国家软实力提升,甚或关乎国家安全。全民外语表现出了我们对外语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但并不代表外语能力的高低。国家外语能力的高低不在于掌握外语人数的多少,而在于能否在适当时机、适当地点恰当地利用外语资源服务于国家利益。
外语教育改革简单而又艰难。说其简单,改革只要求我们回到常识,尊重规律和现实。说其艰难,它需要改革者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切实破除积弊,还原外语教育的现实意义。历史与实践已证明,在课程、教学、考评等微观领域的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外语教育现存的一些问题。要改变现状,必须重塑我国外语教育理念,以切实的外语教育价值取向,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能力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