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

    关 注

    在哪儿阅读经典?

    柳霞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2日   15 版)
    CFP

        “我倡议在大学图书馆里设立专门的经典阅览室以推动经典教育!”日前,在安徽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讨会上,安徽大学图书馆馆长、安徽省高校图书情报工组委员会秘书长储节旺发出倡议。这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界第一次公开倡议设立经典阅览室。

     

        “经典阅读”已经是老生常谈,然而,在高校,经典阅读推广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在高校图书馆设立经典阅览室这个倡议,让公众再次把目光投射到高校为何要设立经典阅览室、如何设立经典阅览室、经典阅览室如何推动大学开展经典教育这些话题上。

     

    经典阅读永不过时

     

        “在多个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今的青年学生对经典越来越疏离了。不少学生认为经典意味着守旧、过时,现实价值不大。另一方面网络的冲击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年轻人沉不下心来阅读,世界观世俗化、物质化。复旦大学曾经做过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清华大学图书馆馆员王媛告诉记者。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这个问题常常出现在中国读书人的讨论中。

     

        对于这个问题,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给出了他的看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学的引进,科举制度的废弃,传统经典与读书人渐行渐远。五四运动前后,新教育制度的确立和白话文的推行,青年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已不把传统经典作为主要读物了。因而为什么读经典在那个时代已经被提出,当时也有很多学人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认为,见解最为深邃的当属梁启超先生。梁启超就为什么要读经典提出了两层意见。一是,作为中国学人,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他在《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后的附言中说:‘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需一读,若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二是,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才能在我们的‘下意识’里面扎根,不知不觉地发酵。这些内容一部分已经在我们的社会上形成共同意识,我们作为社会成员,总要彻底地了解它,才不至于产生社会意识隔阂。另一方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应事接物,常常仰仗它给我们光明。”

     

        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在对欧美日等国多所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考察后发现,发达国家大学都将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终身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些知名高校,更是将导读东西方古代经典作为培育学生的重要途径。他发现,很多欧美国家的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在他接受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起码诵读过、学习过荷马史诗,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西塞罗等罗马政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等。

     

    改变阅读危机需要经典阅读

     

        近些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大大冲击了人们的阅读生活。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3.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人汉语应用水平下降,69.1%的人希望推行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

     

        很多大学开始设置阅读经典文本的课程以帮助应对信息爆炸的局面。网络使很多人习惯于浮光掠影的阅读,却很少进行有深度的思考。长久以往,整个社会的思考力将逐渐降低,感受力也会变得粗糙。

     

        “信息爆炸让现代人变得脆弱,心理素质不稳定,语言空洞,沟通能力弱化。要改变这个危机,则需要从阅读经典开始,通过阅读经典打破固定的、简单的思考方式,从经典中开拓我们的思考,强化我们的内在感受。”王媛说。

     

        安徽大学图书馆馆长储节旺认为,推广经典阅读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信息服务机构,具有文化传播和教育的职能,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在大学本科教育转向培养通识人才的趋势下,在大多数青年忽视阅读经典文献的现实中,拥有丰富经典文献资源和良好阅读环境的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推动设立经典阅览室。经典阅览室让经典阅读推广能够落地生根,成为推进高校经典阅读的基地。”

     

    经典阅览室推动经典阅读与经典教育

     

        经典阅览室的设立,一方面可推动大学生经典阅读,另一方面可促进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而阅读经典文本是通识教育的基础与核心。

     

        图书馆对经典作品宣传推广的直接方式之一就是把馆藏的经典著作集中在一起供读者便捷地阅读。据了解,在国外很多大学图书馆就专门设有经典阅览室。例如牛津大学的Bodleian图书馆、芝加哥大学的Joseph Rigen Stein图书馆和许多大学图书馆都设有专门的经典阅览室,专藏一些希腊、拉丁文的古代精品、历史、哲学、神学的相关典籍。这些经典阅览室都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并且有专职的馆员负责管理咨询、宣传和推广。

     

        “有关大学生阅读经典的调查研究显示,‘对经典认识模糊’是大学生没有阅读经典的重要原因。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馆藏文献进行分类排列,经典往往被排放在不同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将经过选择的经典,储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读者拿起的每一本书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这将大大提高经典的辨识度,有利于经典阅读氛围的营造。”

     

        事实上,在安徽省的一些高校,已经有一些图书馆开始进行经典阅览室的尝试。储节旺向记者介绍说,在倡议发出之际,安徽大学图书馆正在筹备经典阅览室。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已经设置了经典阅览室,其中典藏了经史子集、名家名著,经典作品有马克思《资本论》等,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文献。他们还将后续配套相应数据库,便于检索国学精品资料。

     

        “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里,有一间典雅的、书香浓郁的经典阅览室,人类文明经典静静地摆在书架上,等待青年学子来阅读,人类文明的历史与未来在这里相会。今天,我们推荐阅读经典不仅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是中华民族寻求一个完善、独立自我品格的最好途径。”王余光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