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

    调查手记

    不该遗忘的那人那事

    晋浩天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2日   05 版)

        急。事件紧急,作为调查者的我亦很焦急。

        “33年前”“一篇颇具见地的读者来信”,两个因素相结合,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摆在我的面前:作者或已高龄。的确,在我不断寻找当事人的过程中,一个个坏消息接踵而来,“去世”“你来晚了”“忘记”“时间太长”等接连充斥在我耳边。

        无法追寻到结果的调查,让人焦躁不安。近两个月的调查采访,我的心情也跟随着事件的进度起起伏伏——从刚开始摸不着门道的“焦虑”到找不到结果的“失望”,再从接到线索的“兴奋”到寻找过程中渐渐意识到的“责任”。

        是的,是“责任”,是为“章连峰”正名的“责任”,更是还原历史的“责任”。

        我一定要找到他,记下他。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很多历史旧账都被媒体“翻出来晒”。关于“教师节最早倡议人”,媒体上出现了并不符合事实的报道,在网络的作用和传播下,正在被越来越多不知情的读者所接受。

        这个令中国成千上万名教师欣慰的节日,它的最早倡议人,不应该被忽视遗忘。

        “章炼烽,一定是‘章连峰’吗?”

        章炼烽的同事无法确定,章炼烽的家人也无法最终确定,苦苦找了两个月“章连峰”的我也一样。

        那么,谁来“盖棺论定”?

        我们真诚期待作为读者的您,提供线索。(晋浩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