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事件紧急,作为调查者的我亦很焦急。
“33年前”“一篇颇具见地的读者来信”,两个因素相结合,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摆在我的面前:作者或已高龄。的确,在我不断寻找当事人的过程中,一个个坏消息接踵而来,“去世”“你来晚了”“忘记”“时间太长”等接连充斥在我耳边。
无法追寻到结果的调查,让人焦躁不安。近两个月的调查采访,我的心情也跟随着事件的进度起起伏伏——从刚开始摸不着门道的“焦虑”到找不到结果的“失望”,再从接到线索的“兴奋”到寻找过程中渐渐意识到的“责任”。
是的,是“责任”,是为“章连峰”正名的“责任”,更是还原历史的“责任”。
我一定要找到他,记下他。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很多历史旧账都被媒体“翻出来晒”。关于“教师节最早倡议人”,媒体上出现了并不符合事实的报道,在网络的作用和传播下,正在被越来越多不知情的读者所接受。
这个令中国成千上万名教师欣慰的节日,它的最早倡议人,不应该被忽视遗忘。
“章炼烽,一定是‘章连峰’吗?”
章炼烽的同事无法确定,章炼烽的家人也无法最终确定,苦苦找了两个月“章连峰”的我也一样。
那么,谁来“盖棺论定”?
我们真诚期待作为读者的您,提供线索。(晋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