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采访手记:静美恬淡的地方

    雒三桂 严红枫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30日   10 版)
    在富春江边采访

        富春江两岸山水之美,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无数次被古人颂扬,更是激发诗人们山水诗思的主要地域之一。从桐庐至富阳,路途不远,却是好山好水的丛聚之地。

        9月21日,我们到达桐庐,这是传说中的桐君采药炼丹、救济世人的地方。早晨到了富春江边,只见秋江浩荡,雾锁重岭,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画,令人沉醉。在聚茗轩中,雪水云绿茶的创制人,已经八十多岁的卢心寄先生精神矍铄,为我们捧上清香四溢的新茶,还为我们表演了精湛的炒茶技艺。来到江南古村落,在桐庐的风雨中,坐在由牛栏改造而来的牛栏咖啡店内,咖啡的芳香和泥土气息带给我们别样的温馨。不事王侯、高蹈隐居的严子陵钓台遗迹尚在。登岭眺望,富春江水缓缓流淌,江水碧绿深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慢慢走,欣赏啊!茆坪古镇东山书院中的半亩方塘,曾是唐代诗人方干的读书之地,这小小的书院,曾产生过十八位进士,见证了江南望族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

        桐庐是中国最宜居的县之一,青山绿水,遍地花黄,令人徜徉其中而不忍离去。来到富阳,则是另一番景象。因为有了黄公望,有了那幅名闻天下的《富春山居图》,富阳的历史文化似乎被黄公望及元代山水绘画的气息所笼罩。实际上,富阳的历史文化极其丰富,这里不仅是孙吴政权创立者孙坚与孙策、孙权父子的家乡,至今在龙门古镇还生活着几千口孙氏后人;这里也名人辈出,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诗人罗隐、清代重臣画家董邦达及现代作家郁达夫都是富阳人。

        富阳还是中国造纸之乡,从宋代以来就生产竹纸,清代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时所用的纸张就产自富阳。这些上好的纸张质地绵软,结实耐久,使《四库全书》抄本经历二百余年而依然如新。在造纸非遗传承人朱中华的手工竹纸作坊,我们目睹了手工竹纸的完整制作过程,对悠久精湛的造纸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说起富阳的历史文化,生于斯、长于斯的蒋金乐先生滔滔不绝,激情昂扬。他带着我们参观他自己创建的位于龙门古镇的老东西博物馆中的各种藏品,眺望与《富春山居图》相契合的富阳山川,流连黄公望的隐居草庐,观看富阳手工制笔工厂,那份热情与执着,令我们深深感动。(雒三桂 严红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