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异国导演与中国故事

    ——关于电影《夜莺》

    尹鸿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28日   12 版)

        中法合拍片《夜莺》因为代表中国电影2015年“冲奥”而闻名,也因为曾经执导过《蝴蝶》的法国人菲利普·弥勒担任编剧和导演而备受关注。当正在成为世界大国的中国迫切需要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的时候,一个法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讲述一个中国题材的电影,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全球资源流通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案例。

        如同弥勒导演的《蝴蝶》一样,这部影片也是爷孙隔代同行,两人在陌生的大自然中重新发现生活、建立沟通、增进关爱的故事。整部电影从情节到画面,从人物关系到台词对白,都平静得如一条舒缓的小溪,顺势流淌、波澜不惊。爷爷惦记对去世妻子的承诺,把18年前妻子送他的夜莺带回村子,因为儿子儿媳出差而没人照看的孙女也“偶然”加入了这场奇妙旅程。从北京到阳朔,一路田园风景秀丽,祖孙俩却遭遇了迷路、崴脚、露宿山洞种种磨难,最后爷孙俩的相濡以沫成了一家三代人感情隔阂消除的引子,全家重新回到了爱的起点,使整个故事在线性的展延中完成了情节和感情的闭合。

        电影虽然题材看起来“土生土长”,但仍然带有一种“异国”人的视角。这个视角会对我们司空见惯的空巢老人、独生子女好奇,对中国家庭忙忙碌碌的生活节奏好奇,对乡村的一头牛、一杯茶好奇,对广西阳朔风景如画的奇山异水好奇。这种“好奇”中潜藏了一个外国人的眼光。中国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幅幅斑驳陆离的长长画卷,摇曳多姿、云卷云舒。这种“好奇”也许能够成为这部影片更容易被西方观众接受的视角。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可能多少会觉得影片有些“少见多怪”的平淡。我们身在其中、熟视无睹的细节和场景在弥勒的镜头里似乎如获至宝。这种跨文化的认知鸿沟显然存在,也许会成为中西方观众对这部影片认识和评价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作为近十多年来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电影大国。中国电影却因为文化价值观、美学修辞方式、传播视角的差异,很难进入国际电影文化的主流平台。所以,中国电影人正在努力寻找各种方式走出去。而中外“合拍”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超越文化区域性、减少文化跨国贸易引起的“文化折扣”的重要途径。《夜莺》选择在艺术片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外国导演来讲述一个“地道”的中国故事,用外国人的眼睛来吸引更多外国观众“审视”中国,无疑是中国电影国际化诸多探索的一种。虽然,在解决如何达成西方视野与中国视野的融合,如何让西方艺术家穿透他所不熟悉的中国生活的表象而去发现中国式人性的丰富和深刻,如何使一个西方导演能够与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演员、中国语言之间产生艺术上的化学反应等问题方面,会有一个长期而动态的过程。外来的和尚是否念好了中国的“经”,中国观众和外国观众的反应,以及众多国际电影节奖专业人士的评价,都会为中国电影的这次“合拍”之旅提供富于启示性的参考。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