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经济观察

    “新常态”需要新动力

    新闻观察员 杨亮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27日   13 版)
    CFP

        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3%,为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面对增速换挡的“新常态”,需要拓展新思维,激发新动力,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面对经济“新常态”,尤须正确认识经济增速,特别是要以平常心看待经济波动。我国正处在转型的攻坚期,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体制机制,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是经济工作的中心点,在这种背景下,看待经济“新常态”尤其要摒弃“喜忧皆牵GDP”的传统心态。不唯GDP,给经济发展“消水肿、去虚胖”,更多地考虑产业和需求结构、收入分配、区域平衡、资源环境等,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上完善评价体系。

        新常态之“新”,在于不同于以往;新常态之“常”,在于相对稳定。面对新常态,要确立正确的“速度观”,不因一时的增速波动而悲观,也不因一时的利益得失而心悸,坚持战略定力至关重要。如果继续沉浸于“速度情结”,用要素投入、环境代价换取发展速度,时不时踩一脚油门,追求不切实际的速度,就有进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甚至走向经济衰退。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时有增加,市场观望气氛渐浓,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卷土重来。复杂局面下,决策者不为所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没有放松银根和扩大赤字,更没有启动大规模经济刺激,而是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相机实施定向调控,用微刺激推进稳增长,使经济运行始终处于合理区间,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和坚强的定力。

        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判断,我国政府已经明确:只要就业比较充分、物价比较稳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态环保取得积极成果,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调控方法方面,引入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明确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确定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注重定向调控、定向施策,不“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

        在政策取向方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没有改变。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国内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挑战,中国经济有如此表现,可圈可点、难能可贵。

        增长阶段转换,表面上看是增速的换挡,实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与接续。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经济增长动力和新动力处于胶着状态,必须探寻全新动力,营造持久动能。

        激发经济新动能,首先要依靠创新驱动。要超前规划布局,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激励,大力集聚创新人才;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扩大开放,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激发经济新动能,最终要靠改革。要围绕“三张清单”——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并推动改革从政策推动向法治引领转变,使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我国是人口大国,消费日益成为拉动需求的关键力量,要着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此外,要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为增长带来持续动力。

        科学认识“新常态”,更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面对依然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尤须向改革要动力,呵护、引导好中国经济出现的新趋势,着力应对经济面临的风险和压力,持续巩固加强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好势头,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夯实动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