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把卫士情怀融入青山绿水

    ——武警湖北总队十堰支队守护南水北调水源地纪事

    蒋勇 饶传军 张鹏飞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26日   11 版)

        两江交汇处,碧波千顷漾。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劈开秦岭巴山,奔腾3000里,在湖北丹江口大坝前与丹江汇合后,顿时矜持起来,形成水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的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这就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被誉为“亚洲水塔”的丹江口水库——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汩汩清流将从这里奔向首都北京。

     

        在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以及流向库区的两江沿线,长年驻守着一群默默无闻的“橄榄绿”——武警湖北总队十堰支队的官兵。他们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把卫士情怀融入青山绿水,被誉为“水都卫士”。

     

    “决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水库”

     

        62年前,毛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梦想成真。为了确保一库清水送北京,武警湖北总队十堰支队党委发出“保护母亲河,当好护水兵”“站好调水源头第一哨,尽好水都卫士第一责”的倡议,开展治污、播绿、清漂等护水活动。驻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两江流域的神农架、竹山、郧县、郧西等7个中队,成立12支巡逻组,依法执行护水任务;与当地政府签订护水协议,参与“一河一策”联合治理。

     

        3年前,库区上游有人私建石材厂,半夜偷偷向汉江排放污水,巡逻官兵发现后立即制止。“行个方便,这点小意思请笑纳”,厂方人员递上厚厚的“红包”,但被官兵严词拒绝。这些年来,官兵发现并配合相关部门处理库区排污企业20多家。

     

        库区有个村庄,村民自行开辟一个垃圾场,足有篮球场大,垃圾堆得跟座小山一样。“决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水库”,驻守大坝的一大队官兵决心搬掉这座“垃圾山”。他们自费租了一辆卡车,连续装运3天,跑了20多个来回,才将垃圾清空。

     

    坚持三个“老传统”

     

        坝区官兵有三个“老传统”:每周末开展“环保行动”,官兵自制网兜,到库区开展清漂;上下哨开展“哨途环保行”,把上下哨的行程,当作捡垃圾的过程;每月评比表彰“节能环保”先进个人。

     

        去年新兵下队后,坝区邀请官兵进行库区参观游览活动。当部队集合时,导游发现几十名官兵都提了只黑色塑料袋,问是干什么用的,官兵们说,这是顺便捡沿途垃圾的“环保袋”。就这样,官兵走一路捡一路,把参观游览变成一次“环保行动”。

     

        每个老兵退伍前,都要到大坝边种一棵白杨树,并把写有自己姓名的卡片挂在树上。10多年过去了,这里的白杨树已成为一道绿色风景。“在库区植树造林,建设绿色生态,武警立下汗马功劳。”丹江口市能源局局长柯尊强说。

     

    “有武警护水,咱老百姓放心”

     

        水库渔民有网箱养鱼的传统,但饵料、鱼食对水体产生不良影响。当地政府要求撤收,有的渔民不愿意。驻守丹江口水库的一大队教导员常宏主动请缨:“我们和渔民住得近,来往多,把任务交给我们吧。”他们分成若干工作组,走进渔民家中,在唠嗑中讲清道理,赢得渔民的理解。在撤收网箱的时候,官兵们主动挽起衣袖来帮忙,让渔民非常感动。

     

        丹江口蔡湾新村的老李家距守卫库区的三中队只有几百米,逢年过节都要给官兵送慰问品,是一名“老拥军”。有一次,老李禁不住侄子的劝诱,晚上偷偷在水库设网捕鱼,不料被官兵查获。有战士说:“他是拥军模范,放他一马算了。”可指导员刘柳不同意:“在保一库清水面前,没有人情可讲。”老李被处罚后,刘柳及时上门做思想工作。这件事后,老李不仅没有责怪官兵,反而逢人就说:“有武警护水,咱老百姓放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