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国是聚焦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作者:崔海教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2日 07版)
    APEC期间的志愿者 CFP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完成好这一战略任务,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志愿服务正是知行合一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

     

    知行合一,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载体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时代精神的志愿服务,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是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

     

        中国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契合,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在实践中,大力培育志愿服务精神,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形式。唱响志愿服务精神,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关爱他人志愿服务,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使人们感受到友善,感受到社会的真善美,从而受到感染,关爱他人,传递友善。这种友善的传递,正是志愿服务所带来的美好。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在这样传递的进程中,更深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友善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文明、和谐、友善等价值理念。这些核心价值理念如何体现?友善是基于对他人和社会友爱基础上的帮助。志愿服务作为内有善心、外有善行的自觉行动,正是友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谐如何体现?人积极帮助他人,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快乐自我,这可以体现人自我心理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体现出社会的和谐;人们积极爱护环境,关爱自然,这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志愿服务的人和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与和谐就很难体现,社会的文明更无从展示。当前,各地正在积极创建文明城市、村镇、行业和文明单位,志愿服务开展情况正是一个具体的检验。

     

        我们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目标,需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这五大建设中,志愿服务都是重要力量。

     

        同时,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中,志愿服务也起着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是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这正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和合贯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志愿服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价值观是价值观念,志愿服务是行为方式。价值观需要实践养成,行为方式需要价值引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知促行,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志愿服务的灵魂和指南,贯穿于志愿服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首先要突出根本,就是突出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实践平台这一定位,突出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

     

        要突出根本,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志愿服务目标追求和行为准则。志愿服务的目标追求是什么?志愿服务“为了谁”?习总书记在给志愿服务组织的回信中,希望大家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为广大志愿者指明了行动方向。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应该成为广大志愿者的历史担当和目标追求。同时,在奉献祖国与人民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出爱国友善敬业诚信的道德品格和行动准则。

     

        再者,志愿服务要融入全程。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志愿服务的全过程,融入总体规划、文化培育、队伍建设、活动开展、激励机制等各方面。各地、各部门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要培育志愿服务的文化,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品牌,唱响“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引导志愿者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努力。同时,要培育志愿者的敬业精神,把志愿服务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闲来无事的消遣。要尊重服务对象,平等地对待被服务者。要强化法制意识,依法管理培育志愿服务组织特别是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要有适当的表彰激励,以营造社会氛围,激发社会正能量。但激励主要应以精神激励为主,防止出现等价交换

     

        最后要落实好志愿服务。要坚持小处入手,激励人们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掘诚信友善、助人为乐的契机,用一个个学雷锋见行动的志愿服务小事,点滴汇聚,以从关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从日常做起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把志愿服务工作做进社区、家庭、基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以人人可为的志愿服务活动奏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

     

        注重细化、具体化的工作项目。关爱他人志愿服务,就是要以人文关怀为重点,从关爱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的需求出发,设计具体的志愿服务项目,给服务对象以实实在在的帮助。

     

        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要加强管理和协调,细化为阶段性的工作安排,建立符合志愿者多元化需求的短期、中期、长期志愿活动项目库及与之相适应的招募、培训、管理、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活动前调查研究,尽量避免提供服务与社会需求错位,造成资源浪费,挫伤志愿者积极性的情况。活动中要靠前指导,活动后要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常抓不懈,以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常态化

     

        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必须强化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法治”理念,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活动运行机制和工作保障机制。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将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工作常态化、长期抓。

     

        组织领导机制。志愿服务涉及面广,需要动员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必须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明确有关方面的工作职责。志愿服务工作要构建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结合社会治理创新,大力培育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发挥他们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文化培育机制。把培育志愿服务文化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大力普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使之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认同,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全社会的志愿服务文化自觉。

     

        队伍建设机制。大力推动志愿者队伍从以青年为主向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着力构建以党员志愿者带头、骨干志愿者组织、专业志愿者支撑、广大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体系。

     

        阵地建设机制。志愿服务阵地是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依托。一是搭建网络平台。二是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三是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培训基地、活动基地、示范基地。

     

        活动运行机制。要根据志愿服务运行过程每个环节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具体制度。一是统一志愿服务名称。二是以需求为中心,实现供需对接制度化。三是志愿者招募注册制度化。要以社区为主,制定具体的招募办法。四是志愿者培训制度化。对志愿者骨干要重点培养。五是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制度化。六是活动开展制度化。根据扶危济困、大型活动、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项目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活动要求及规范的工作程序。

     

        嘉许回馈机制。应出台政策,褒奖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个人,以精神激励为主,并给予适度回馈。通过表彰激励增进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知认同,增进志愿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中央文明委已将各地的志愿服务工作,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测评。

     

        综合保障机制。要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尽快出台《志愿服务条例》。各地在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时,要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政策保障,把志愿服务融入社会经济政策、融入社会治理、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为志愿服务免除后顾之忧,激励和鼓励更多公民投身志愿服务。

     

        督促检查机制。强化问题导向,加强督促检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实行综合评价考核,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基本规律,改进方式方法,指导面上工作,不断开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