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只有300平方公里,人口仅有50万——在俄罗斯联邦城市排名第32位的托木斯克,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小城镇,但对俄罗斯教育而言,它却是一座大都市。
从莫斯科向西伯利亚飞行了3500公里之后,记者从俄航客机的舷窗上看到了托米河畔密林环绕的托木斯克小城。托米河是西伯利亚的一条大河,与著名的鄂毕河相连。走下飞机舷梯,呈现在记者眼前的袖珍式机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某个北方城市机场的景象。进入机场大楼前,记者转身准备拍摄机场跑道的全景照片,此时一位身穿保安制服的年轻貌美的姑娘一边大步流星地走向记者,一边发出禁止拍照的警告。记者稍后从当地同行口中了解到,托木斯克在前苏联时期是一座禁止外国人进入的“保密城市”,因为该城附近的“保密行政区”与核武器及核能技术有关。尽管托木斯克有规模不大的机场和河运码头,但却不属于任何一条铁路和公路干线。从陆运交通的角度来说,这个小城至今保留着“保密城市”这种前苏联时期留下的特殊身份,其铁路和公路线都是始发站和终点站。
小城市里的大学府
年均气温零度以下,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5℃,冬季平均气温为零下20℃,年无霜期仅为100天——托木斯克堪称名副其实的冰城。但就是在这座仅有50万人口的雪域冰城,常住在校学生却高达10万人!也就是说,大专院校学生占全城人口的五分之一,他们在城中20多所高等学府中攻读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是这座城市中最亮丽的风景。显而易见,当城市五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学生时,城里其他居民的职业必定或多或少都与高等院校紧密相连。对于一个地处密林深处的西伯利亚小城而言,托木斯克的大学教授、副教授、讲师的数量令人惊叹,人均学生和教授拥有率都在全俄领先。
托木斯克拥有一批挂着国字号的公立大学和在俄罗斯名声显赫的私立学府。除了在136年前建立的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和在1886年建立的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之外,托木斯克的国立学府还包括托木斯克医科大学、军医学院、师范大学、建筑大学、系统控制和无线电电子技术大学等在俄罗斯高教领域知名度较高的大学。托木斯克经济法律学院、商学院、东正教神学院等私立大学也在俄罗斯高等学府中赫赫有名。除此之外,新西伯利亚农业大学、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莫斯科国立社会大学等俄高等学府都在这里开设了分校或分院。
一流的高等学府必然与一流的科研机构相伴。生物和生物物理研究所、核物理研究所、高压研究所、电子内窥技术研究所、自动化和电子研究所等托木斯克高等院校内的科研机构及西伯利亚技术物理研究所,应用数学和力学科研所,托木斯克科学中心麾下的大气光学、石化、高精电子学、高强物理、材料学、大气监控和生态系统研究机构都堪称这座西伯利亚小城的城市名片。
厚重的大学传统
优雅老派的教授,安静朴拙的校园,藏书丰厚的图书馆,精致温婉的音乐会,生机盎然的植物园——托木斯克这座从18世纪走来的大学城,仿佛是一座大学传统的博物馆,它的每一栋房子,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浸染着大学传统的原汁原味和厚重经典,着实令人敬慕、迷恋、感叹,唤起人们对大学传统、大学精神的怀恋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图书馆建于1880年,时至今日,仍旧是西伯利亚地区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同时也是全俄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图书馆之一。该图书馆藏书量有400余万册,其中一半书籍是俄语之外的不同语言版本。据介绍,人们可在托大图书馆中查阅到不少英语、德语、法语和汉语版本的经典图书,每年长期到图书馆看书和查阅资料的人有近3万。图书馆内的各类阅览大厅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还可以到馆内的标本馆、动物博物馆、矿物陈列馆、珍贵书籍文献馆、古生物学博物馆、考古学及民族学陈列馆、物理发展史博物馆等展馆参观。
托木斯克国立大学校长迈尔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校师资力量雄厚,在5000多人的教师队伍中,有600名教授,800名副教授。其中包括5名科学院院士,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校的毕业生中有100多人荣获前苏联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称号。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目前在校生2.2万人,拥有22个系、5所分校、35个科研实验室。在物理、数学、化学、力学、控制学、地质科学和生物学等教学领域,托木斯克国立大学都具有世界级的教学水平。学校拥有文化中心、健身房、游泳池、运动场、保健院等设施。
陪同记者采访的当地记者阿列霞介绍说,托木斯克国立大学旁边的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也是这座城市的骄傲。它建成于1896年,至今已经有118年的历史,在俄罗斯教育界有着百年不变的一流地位和影响力。从这所大学走出的毕业生中,有500多名院士和国家优质奖章获得者。目前在该校的2000名教师中,有230名博士后、1050名博士、6位俄科院院士。校内有22个博士站,培养近百个专业方向的博士。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目前位列俄科技类大学的前三名。
虽说是走马观花,但在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实验室两个小时的参观经历却让记者印象深刻。那里的自主创新已经搞得有声有色。众多以实验室为核心的科研中心眼下正在成为某些俄罗斯国有企业的新产品研发中心。据介绍,学校的各类实验室目前已经创立了36个创新型企业,在化工、制药、纳米技术等领域已经开发出一些引人注目的产品。
在学校参观采访期间,记者偶然在学校主楼小礼堂里聆听了一场教授音乐会。由教授和讲师们组成的无伴奏合唱团的表演绝对是专业水准,他们的教授身份让演出显得格外不同。由青年男女教师组成的小提琴合奏团的表演更是精彩绝伦。或许是由于演出曲目及表演者超凡脱俗的气质,演出让人感觉到一种穿越历史的兴奋,身体仿佛飘进了一座18世纪的学堂,在优美华丽的音乐声中与举止优雅的学究们交流。有趣的是,由于是上课时间,随便出入的小礼堂里并没有多少学生观众,教职员工们也是按照自己的“上班时间”安排进进出出。演员远远多于观众的场景没有让任何人感到尴尬,盛装登台的教师们一直热情高涨,一丝不苟,看起来十分享受自己的演出。阿列霞说,教授演出团在俄罗斯境内外的名气都很大。他们每周至少参加一次校内演出,不讲任何报酬,“完全是为了让自己沉浸于音乐之中”。一位应邀从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前来表演的民间歌手,让记者真正体会到了民间艺人的功夫!这位年过半百的图瓦人用他原生态、呼麦式的演唱震憾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满脸胡须,面无表情,但从他的嘴角和鼻孔里却可以同时发出三种声音。据坐在记者身旁的一位历史学教授介绍,在眼下只有20万左右的俄罗斯图瓦人中,只有少数歌手掌握这种“呼麦”技术。我们刚刚看到的表演的确技艺超群,不仅记者为向表演者致敬拍疼了手掌,就是那些对呼麦式演唱并不陌生的合唱团里的教授,也从后台跑到观众席后,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向图瓦艺人致敬。
世界上有多少大学可以奢侈到拥有自家的植物园呢?托木斯克国立大学校园内的西伯利亚植物园建立于1880年,是除图书馆外另一个让学生们流连忘返的好去处。占地128公顷、温室面积达6500平方米的西伯利亚植物园有6000多种植物。它是俄罗斯亚洲土地上的第一座植物园,也是全球北部地区一个极具魅力的“鲜活的植物世界”。它与同期建造的西伯利亚第一所大学一样,也是靠民间捐赠建造起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西伯利亚植物园仍然延续着一百多年前的传统,靠民间捐赠运转。尽管置身商品经济时代,但是与教学和科研活动密切相关的西伯利亚植物园,从不考虑利用自身的商业潜力赚钱。正是依靠民间的力量,植物园中的长椅、凉亭、花坛、水榭才仍然有机会保持着一百多年前的模样。
欢迎中国留学生
按迈尔校长的说法,尽管托木斯克国立大学身处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但从建校至今,它与整个世界的联系从来都是紧密而又牢固的。大学间的合作是世界著名学府的共同传统,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芬兰、荷兰、土耳其、中国、斯洛文尼亚、韩国、以色列、日本及蒙古等国的知名大学都是托大的合作对象。世界名校的名师时常会被请来讲课,托大的教授们也会去世界各地担任客座教授。
与社会团体和其他学府联合办学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的传统。尽管是国立大学,但它却是开放的,愿意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资助和捐赠,愿意与社会团体和企业共同办校。这就如同它虽是一所俄罗斯的大学,但它却可以用英语授课,它的图书馆收藏着世界各国的各种图书,它的博物馆展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迈尔校长说,托大是俄罗斯的,也是世界的,托大的师生愿意引进国际教学经验,愿意与世界各国的高等学府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融为一体。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包括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和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在内的多所托木斯克高等学府已经与吉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等中国东北地区的高等院校建立起紧密联系,校际友好合作关系正在快速发展。
迈尔校长表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教育事业正在发生质的飞跃和“伟大的变革”。与中国各地高校的合作使托大的实力也得到了增强。他尤其提到托大孔子学院的建立提升了托大的国际影响,使托大与世界各国高校间的往来得到了加强。迈尔校长欢迎中国学生到托大学习,他认为随着俄中在各领域合作规模的扩大和合作水平的提高,两国都需要大批了解对方语言文化的各学科人才。托大可为中国学生提供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各种留学方式,也可提供俄语预科、函授教学及进修培训教学方式。托大为外国留学生设置的课程不以营利为目的,学费和生活费对学生来说压力并不大。预科一年的学费只有1800美元,本科2500美元,硕士3000美元,博士4000美元。外国留学生所需生活费用也不大:集体宿舍按标准不同,每月从30美元到100美元不等;医疗保险每月只需10美元,教材费每年约50美元;如果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每月伙食费约为130美元。迈尔校长介绍说,成绩优秀的留学生可以与俄罗斯学生一样获得奖学金。包括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在内的托城各大院校都向中国学生敞开大门,这些学校的百年校史、教学潜力和低廉学费对中国留学生来说还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大学传统的魅力
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是一个人一生的起点。这个人生的起点是该在一个大讲致富经的地方,还是在一个弥漫着鸟语花香、讲究人生境界的地方呢?
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回归大学传统与确立创新型大学的目标永远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记者观察发现,尽管托木斯克国立大学也有追逐美式大学的想法,但它传统大学的本色并没有因此而发生过多的变化。这就如同托木斯克老城区里的那些老房子,尽管破旧不堪,但却是真正值得珍藏的古董。一些人为赚取蝇头小利,试图将其拆除,但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老房子是无价之宝,需要认真保护。
托木斯克大学城的传统是无价之宝。没有昂贵的学费,没有激烈的入学竞争,没有梦想发财的热衷于挣大钱的学生,没有大学的“市场化”,这里的教育模式还没有忽视基础研究,还不那么功利,还没有把人文学科完全扔掉,还没有那么推崇实用性。大学传统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在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在遥远的西伯利亚,托木斯克这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积淀的学府之城,或许可以给出一个漂亮的回答。对习惯了商业社会思维特点的都市人来说,托木斯克是一个过于偏远和安静的地方。旧时代留下的双层木质结构的房子随处可见,整个城市都弥漫着19世纪的温情脉脉、安步当车的缓慢悠闲的情调。
与俄罗斯的其他城市相比,大学城的特殊身份让托木斯克的文化氛围格外不同。对于一个只有50万人口的小城来说,它的文化生活场所似乎有些过多了。据说,州话剧院和音乐话剧院的演出水平相当高,时常会让莫斯科的同行发出尖叫声。青年剧院、木偶剧院、托木斯克国立大学文艺剧院、音乐厅、文化宫和一批电影院、体育馆、俱乐部、交响乐队、儿童合唱团及德国、波兰、鞑靼文化中心,让托木斯克人有足够多的地方度过自己的闲暇时光。据说当地人对看电视和上网的兴趣都不大,空闲时主要是看书或进博物馆、影剧院或教堂。托木斯克的博物馆还是值得一看的,历史和艺术博物馆、艺术画廊、木质建筑博物馆、城史博物馆、大学历史博物馆、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植物标本博物馆、书籍博物馆等博物馆内的展出内容都不同凡响。教堂的数量相当多,据说历史上曾有过31个东正教教堂和数座修道院及其他各派教堂和两个清真寺。
虽说经济发展缓慢,但托木斯克的人口在增加,整个城市在蒸蒸日上。这或许恰恰符合普京总统缓慢发展的保守主义主张。让记者感到吃惊的是,这里的房价并不比莫斯科便宜多少。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简直难以想象。托木斯克与莫斯科房价并不相差悬殊的现象说明,当地人并不想移居到莫斯科或圣彼得堡那样的大城市,人们以生活在故乡为荣,用阿列霞的话说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生活扔在别人的土地上”。欣赏着那些风格各异、童话般漂亮迷人的木质建筑时,当地人故土难离的内心世界其实很容易被我们这些外来的游人读懂。托木斯克老城区一大批18世纪的木雕楼房堪称建筑艺术中的珍品,它们让风景如画的托米河显得更加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