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05日 星期三

    学术动态

    “公共性与公共领域”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员俊雅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05日   15 版)

        10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之“公共性与公共领域”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东西哲学年鉴》首届编委会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主办,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协办。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指出,为了促进东西方哲学交流,增进国际学界对中国哲学发展状况的了解,推动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中方决定和德方合作创办以中、英、德三种语言出版发行的国际刊物《东西哲学年鉴》。目前该杂志已成功申获欧盟刊号,国际版由德国德古意特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就是该杂志第一期的主题。谢地坤指出,《东西哲学年鉴》的编委会由中方和外方按照平等的原则共同商定,每年从中方和外方各选十篇左右近几年的最顶级论文编入《东西哲学年鉴》。双方编委会还计划邀请哈贝马斯、霍耐特等国际知名学者为《东西哲学年鉴》第一期撰文。双方商定,在中国和欧洲轮流举办围绕《东西哲学年鉴》当期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也即第一次研讨会在北京举办,第二次将在柏林或欧洲其他城市举办。

        本次研讨会围绕“公共性与公共领域”展开,共分为七个议题,分别是公共领域与全球化、公共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公共领域的哲学基础问题、东方文化中的公共领域问题、公共领域与伦理、公共领域与民主、公共领域及其问题。中方学者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现实的视角回应该问题。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李存山研究员的论文《先秦儒家在公共领域对“忠信”的重视》,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背景出发,认为先秦儒家在公共领域特别重视“忠信”,就是强调执政者对臣民要忠诚或诚信,从而使“民信之”,如此才能实现治国目标。秦以后在“三纲”的语境下,“忠”的道德义务只被用于臣而不可用于君,以致“忠信”的特殊意义废而不讲,这正反映了儒家“德治”思想在君主制下所处的困境。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执政者如何以身作则,从而提升其公信力或信任度,仍是必须重视而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马俊峰教授提交的论文《语境、视角和方式:研究“公共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认为,哲学层面的公共性研究,要注意东西方语境和学科视角的差别,要有一种自觉的批判精神和民主启蒙意识,力求找准当代中国的真问题,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起到应有的作用。北京大学韩水法教授认为,公共性亦可以从正义的角度来理解,而两者的重叠之处就在于社会善品,或者更准确地说,在于如何理解和界定社会善品。在这个意义上,正义理论关于善品的观点正是公共性的核心所在。

        外方学者主要从西方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出发,阐述了对“公共性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认识。比如德国吉森大学里贾纳·克莱德教授提交的论文《数字领域、公共平台与交往权力:对政治学商谈模型的辩护》针对当前人们对政治学中商谈模型的批判,指出商谈模型有助于平衡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媒体和所谓数字化的公共领域、和平商谈和暴力反抗之间的张力,特别是阿伦特使用过的“交往暴力”概念揭示了未来参与公共领域和数字空间的可能性。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亚特·罗德教授紧密结合当前互联网现实和欧盟法律法规,探讨了在公共领域中隐私与自由、自决的关系,隐私在公共领域中的意义以及匿名性与言论自由、安全等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不少外方学者认为,这场学术研讨会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当前哲学研讨的了解,使他们对当代中国学者的学术实力抱有很大的信心。

        本次研讨会结束之后,《东西哲学年鉴》按照中外双方商定的工作日程将立即启动稿件的约请、翻译、编辑和校对等工作。预计2016年1月出版第一期,以中英德三种语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西哲学年鉴》供稿,员俊雅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