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而维护社会稳定则是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大量问题和矛盾亦不容回避。随着经济改革、社会转型的深入,一些问题和矛盾经常会以某种形式爆发,影响着社会稳定和安全。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已逐步开展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仅针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等进行研究,其更为重要的是对各地区进行综合性的、多因素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有鉴于此,构建一套科学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稳定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一种运行状态,由社会生态系统的环境、心态和行为决定。依循上述思路,社会稳定风险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社会生态系统的环境要素,基于对环境要素的认知和价值判断而形成的社会心态要素,社会行动者在环境要素和心态要素的作用下所实施的社会行动要素。这就构成了以“环境—心态—行为”为核心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价体系。在该体系的具体建构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把握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因素。在评价体系当中要密切注意环境对社会心态和行为的影响。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8大类、36个核心方面:时间与空间(包括特殊空间、特殊时点/时段),自然(包括自然灾害、生态恶化与环境污染),经济(包括金融危机、物价上涨、下岗失业、劳资纠纷、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征地拆迁),政治(包括意识形态、党派、央地关系、政治人物、官员腐败问题),政府(重大公共政策制定、大型公共工程建设、公共管理行为、突发事件应对、社会控制力),社会(包括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绝对贫困、收入分配差距、外来人口、特殊人群、社会纠纷、民族与宗教矛盾、三股势力),媒体(包括负面信息传播、关于政府的负面焦点事件)和国际(包括我国与他国的纠纷、国际经济危机、国外社会冲突示范效应、外部势力的渗透活动)。通过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性的量化分析,可以建立风险地图和风险日历,从而对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的环境因素进行比较,准确把握社会稳定诱因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及时掌握社会心态,密切关注社会行为。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折射,在社会转型期,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和政府必须要关注社会心态,努力建设积极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包括安全感、信任感、公平感、信心度、满意度、认同度等方面,但目前各级政府普遍缺乏对当地社会心态的科学调查,这将大大影响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可以说,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之一就是对“人心”的把握。现代互联网的发达和“大数据”的兴起,为通过网络舆论的“大数据”掌握社会心态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技术手段。社会心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稳定的态势,但是最终决定社会生态系统的运行状态的是社会行为,包括个人极端行为、群体性事件和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等。通过对这些重要社会行为指标的观测,可以防止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升级和激化,避免大范围社会冲突的产生。
社会稳定受环境要素、心态要素和行为要素等综合影响,对社会稳定的治理就要从改善社会环境、调节社会心态、引导社会行为上入手。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所忧,听取群众的呼声,保障群众的利益,科学构建符合实际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价体系,进而切实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文系彭宗超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社会矛盾预防研究”〔项目编号:11JZD029〕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