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自我,寻找自我,定位自我,并不仅仅是青少年所需要做的事,每一个人,都该扪心自问。阅读,正是为人类指出了这样一条通向自我的路径。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据说这是清代嘉庆年间礼部尚书姚文田自题书房的对联。
有人问拉美文豪博尔赫斯,你想象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博尔赫斯说,就是图书馆的样子。2012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得奖作品,是一部叫《神奇飞书》的小动画电影,算是圆了博尔赫斯的理想。电影的主人公用尽一生阅读,最后在书籍的簇拥下返老还童,飞向了天堂。对于热爱书籍,热爱阅读之人,想必这就是最好的归宿了。
真正有价值的书籍,应当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如同粮食强壮人的肉体,而书籍必应塑造人的精神。当下的社会,已是人的物化越来越强烈的时代,而对抗物化的有效途径,恰恰是保有独一无二的精神与人格。
读书应自年少始,这一点,想必毫无疑问。旧式书院私塾中,小孩子摇头晃脑不知所以地背诵,虽在“五四”时被鲁迅等多位大家嘲弄批评,但仔细想来,年幼的孩子不懂很多书中的含义本也正常,背诵使其镌刻于记忆之中,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丰,记忆便会与现实相互印证,那些幼时不曾明白的道理也就会豁然开朗,反而是一种以生命体验实现读书意义的方式,较之直接把道理说出,实际上作用更大。当然,选择适合年龄的书籍阅读也是重要的。
由此,培养青少年阅读习惯,一来靠内在兴趣的驱使,二来还是多少要靠一些外力的推动,或者说强迫。仅凭兴趣,不知道多少青少年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武侠、玄幻、漫画、游戏等等上去,虽不是说这些就一定不好,但总是过于单一。作为父母,作为老师,从家庭和学校的角度,开具书单,规定阅读时限,布置阅读作业等等,并不能说是没有效果的。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只要外在的压力适当,不至于激发对抗和叛逆,那就能够达到目的,当青少年成长后,也会对这种“强迫”的意义真正有所领悟和了解。
读书之于塑造精神与人格的意义,用当下一句时髦的话来说,首先就是“正三观”。三观,即常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放在传统文化语境中,一个字就可以涵盖之——“志”。志,是一个人得以对待万事万物的基础,向前迈进的方向与目标。中国古人曰“志当存高远”,也即取法其上的意思。
“读史使人明志”,此言不虚。历史是人类文明行进的轨迹,前人所有的经验教训,均已含纳,且已经过时间检验。中国历史,乃是世界文明古国中最长久最有渊源的文明,而史籍的保存也最完善,尤其历代以来,史书著者们秉承着一股启迪后世的道义与责任,已将所欲表现与所欲表达的“志”贯注其中。左丘明的《春秋左传》,太史公的《史记》,司马光的《通鉴》,都是以“志”著史的典范,即使是后代许多官修史书,也未尝不在皇权严威下悄悄曲折地表达着某些不可压制的思想。青少年读史,可以先参以历史故事通俗读物,再逐渐读原典,从史书描述中,去想象与感受那些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鲜活,继而体会其精神道德,渐渐作为自己的榜样,就自然完成着“立志”的过程。
读书之用,在于“增识见”,也就是“智”的培养。人生一世,总不能做井底之蛙,满足于眼前一个小小的井口,沾沾自喜,以为看过了所有风景。但世间风景,无论是人、物、事,都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去观览、去经历完全,借助他人的转递,去了解与认识,去体验与感悟,最终使之成为自己认知世界的组成,便是一个必需的途径。智慧,正来源于多元,来源于广泛,而绝不扎根于因见闻短浅而造就的固执与偏见。当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足够强大,眼界便会因此而扩展,思维也会因此而拓宽,便不至于当见到或听到某一种言论或观点时,不由自主地就轻易盲目去追逐相信,而无法接受更多的可能。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终其一生,都只在自己的家乡,一座德国小城著书立说,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智者,他对世界的广阔认识,正是从书本中来。为了增“智”,读书之时,尤其需要广博和贯通。真正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之人,除专精自己的一面外,必然有其他诸多辅助的学识。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是知识“跨界”的奇人,世人多知其美术史上的地位,而他在科技发明上的成就,其实更让人瞠目结舌。这些知识的横跨或纵跨,不靠广泛的读书求知,必然无法达成。
当今青少年的阅读,往往容易单一,尤其是网络文学的盛行,容易让人痴迷沉溺,入而不能出。其实网络写手本人,也必须依靠大量广泛的读书,才能构建起笔下光怪陆离、神奇诡谲的世界——那么作为读者,自然不能将目光只放在这一处,更该放远放广,超出所读的作品之外。郭敬明可读,托尔斯泰自然更可读;唐家三少可读,唐诗宋词元曲自然更可读;刘慈欣可读,霍金自然也更可读……总而言之,唯有多读,才能多见多闻多感,才不会被一些看似光鲜实则浅薄的事物,简单地蒙蔽了自己的大脑,让自己在选择中不知所措,在决断前迷惘茫然。
喜悦与悲伤,愤怒与平和,痛苦与欢乐,担忧与恐惧,种种情感,都可以通过阅读感受,而唯有感受这些情感,即使是负面情感,人生也并不缺憾。
人格与精神的完善,有一个重要因素,即是情感。由是,读书的另一个好处,可谓之曰“广情怀”。任何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书籍,必然寄托着作者最真实与最深刻的情感,而阅读,便是体会的时刻,将这情感融入自我生命,丰富自我人生。喜悦与悲伤,愤怒与平和,痛苦与欢乐,担忧与恐惧,种种情感,都可以通过阅读感受,而唯有感受这些情感,即使是负面情感,人生才并不缺憾。人存在于世界,正因感受他人情感,才能生共鸣之心,才能具同情之怀,也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摈弃恶,传扬善。
正源于正直而悲悯的情感,雨果于《悲惨世界》扉页题下文字,“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正源于一种温暖的情感,诗人海子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正源于保有童心与浪漫的情感,罗琳写出了《哈利波特》这样风靡世界作品……实则,情感的复杂与广袤,并非这只言片语所能道出,更是需要通过个人的阅读,去真切的体验与品味。然而,既要体味情感,阅读便未必轻松,甚或更加苦涩。若想只拥有快乐,不理解痛苦,必不构成完整的人生。读书之时,尤其不可回避。
随谈至此,读书的终极之义,似乎已呼之欲出。孟子言,“吾善养我浩然之气”,志、智、情,即是构成“气”的关键。气者,气格也,换句话说,也就是人生的格局——内心的强大与否,精神的充实与否,灵魂的纯净与否。人的一生,是否有价值,其实不必过于依靠外在的判断。在成功学流行的当下,太多人已迷失自我。认知自我,寻找自我,定位自我,并不仅仅是青少年所需要做的事,每一个人,都该扪心自问。阅读,正是为人类指出了这样一条通向自我的路径。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