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新中国的外交事业蓬勃发展,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外事人才的光荣使命,在周恩来总理的亲手缔造下,一所大学应运而生。这就是被誉为“外交家的摇篮”“旅游人的港湾”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经过几代人励精图治,北二外闯出了一条“国际化、有特色、高满意度”的大学发展之路,成为培养国家外语外事、对外经贸、旅游管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小而美”的办学特色令她在外语类大学中脱颖而出,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高素质人才,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正如北二外党委书记冯培所说:大学之“大”,不在于规模和体量,在于格调与雅量;大学之“学”,不仅取决于门类和排位,更在于内涵与品位。
中外对话推进国际化进程
走进北二外的校门,红墙绿草,现代建筑和古典建筑交相辉映。
在这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外文化交流对话——“语言的力量”正拉开帷幕,8种语言同声传译,译员全部由学校教师担任,令参加对话的15个国家的驻华使节赞不绝口,誉之为“翻译的盛宴”。北二外校长周烈认为,翻译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任,举办中外文化交流对话对推进北二外国际化进程意义重大。
作为北二外的第一届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齐明山回忆,1964年10月24日,陈毅同志参加了北二外首届学生的开学典礼,并提出了“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外语教学模式。这种独树一帜的教学模式,为北二外在外语教育界赢得了声誉。
北二外毕业的翻译家杨晶,曾经给邓小平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做过翻译。她说,北二外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让她终身受益。20世纪50年代活跃在第一线的翻译家苏琦老师,中文底蕴深厚,治学严谨谦逊,给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担任过日语翻译,1956年为中共八大做过同声传译,开创了同声传译的先河。
着力于推进国际化战略,北二外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并重,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出国访学、留学的师生有500多人次,来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有上千人。师资队伍过硬是北二外办学的法宝,目前学校博士师资比例达44%,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占70%,学校还常年聘请60余名外国专家到校任教,近年来设立的千万元专项资金,专门面向全球引进人才。
培养国际性应用型人才
曾获“中非友好贡献奖”的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至今仍会自豪地说:“我是从二外毕业的!”“在二外,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世界,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岁月流逝、环境变化,都不能冲淡他对母校的深情。
北二外“复语式、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外语教学模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化发展模式,让她在中国的大学中卓尔不群。
冯培认为,大学只有“各美其美,才能美美与共”。北二外在办特色大学的过程中,实施国际化战略,培养国际性、应用型人才。所谓国际性,即学生能掌握一门以上国际语言,熟悉国际规则,能够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参与国际交流;所谓应用型,即学生具有高素质、高适应度,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为了实现“立足北京、服务首都、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目标,北二外积极搭建面向国际领域研究的跨学科研究平台,是我国著名的日语研究中心、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阿拉伯语研究中心、国家旅游战略发展中心以及中国翻译家协会所在地;日语、阿拉伯语、英语、旅游管理等十几个专业在全国高校同专业中居于领先水平,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群也久负盛名。
“打开了通向广阔世界的大门”
今天,“快递”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30多年前,“物流”与“快递”对多数中国人来说都很陌生。1982年,19岁的吴东明从天津考到北二外,幸运地成为首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业的学生。
当时,对外经济合作刚刚起步,相关人才十分稀缺。大学毕业后,吴东明进入了中国外运总公司,开始了与物流业的缘分。如今,已是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公司董事总经理的吴东明,不但见证了中国对外经贸的迅猛发展,也亲历了中国物流快递业从小到大的成长。“二外为我打开了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在二外的学习与实践,让我有机会接触对外贸易这个如今在中国蓬勃发展的领域。”吴东明对母校充满了感激之情。
除了对外经济技术专业,北二外的旅游、管理等诸多专业,都成为大学教育的拓荒者。北二外用国际化战略统领学科和专业建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使原有的比较优势成为社会认可的竞争优势。
50年来,北二外走出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展示着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北二外学生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群众庆祝活动、上海世博会、新加坡青奥会、第16届广州亚运会等志愿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和独具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几年来,累计完成志愿服务近万人次,被誉为“北京的名片”。(本报记者 张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