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率先动起来,主动改起来。上海自贸区挂牌一年多来,海关以“简政集约、通关便利、安全高效”为重点,陆续推出23项监管服务创新举措。上海海关已于8月18日和9月16日分两批在上海关区内复制推广“先进区、后报关”等17项监管制度创新。9月22日,上海海关牵头实施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接连推出一系列举措,主动自我加压,革自己的命,是海关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货物、服务、资本和技术的跨境流动规模持续增长,新型贸易业态不断涌现,国际贸易规则面临重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全方位开放格局纵深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海关管理。这一切,对海关工作提出的要求更高,企业和社会各界对海关公正执法、高效服务的期望也更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深信,创新势在必行,改革释放活力。一方面,对市场能够调节的、社会能够管理的、行业能够自律的、企业能够自主的要坚决放开、放到位;另一方面,对海关职能范围内的事项坚决管住、管精、管好,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海关职能转变,提高治理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就是要主动接轨国际先进管理做法,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同时制定具体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社会共管机制,通过“放”和“管”的有效结合,推进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上海海关是全国最大的口岸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值和征税额分别占全国海关的1/4左右,各项主要业务指标均居全国海关前列。作为自贸区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直接参与者,上海海关承担着艰巨的使命。但是,新一轮的改革不是技术层面上的,而是涉及海关各个管理领域的创新革命,没有以往成例可循,没有既有经验可考,必须具有勇于试错的胆略和富于创造的智慧。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注重整体布局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上海自贸区的海关监管服务制度创新、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格局的打造,都是重点突破。通过这些“点”,在简政放权、创新制度、再造流程、整合资源等方面探索新路子,以海关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营造便利化的投资和贸易环境,以点带面,进而在长江经济带日趋紧密联动的过程中实现从“苗圃”到“树林”的变化。
改革就是要给市场“让”出空间。自贸区改革的根本,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本质要求是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在一年的自贸区改革中,海关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自主经营权,最大限度地减少监管对企业运行的干预,带动市场准入制度、海关管理模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信息共享等一系列改革,同时强化能力,更有效地发挥管理职能,全面推进海关法治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安全化建设。通过海关履职方式的突破,还权于市场,让权于社会,放权于企业,促进高效便利流转,为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让”出更大空间,使市场主体活力和创新热情得到有效激发。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政府改革成果的直接感受者。不论是海关自贸区改革创新,还是实施区域通关一体化,只有立足“市场和企业需求”这一导向,改革才真正有成效。企业是海关制定政策、形成创新的基础,企业的活跃程度,也是市场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只有在企业不断提出问题、政府不断解决问题的互动中,改革创新才能持续推进。海关各项制度措施出台和实施过程中,海关都在企业广泛调研、大量听取企业意见。来自企业的反馈信息,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一系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比如,整个自贸区改革中,从海关领导、职能部门到现场海关层面,先后深入自贸区一线和企业调研百余次,召开关企座谈会,开展企业需求问卷调查,走访行业组织听取意见建议,作为改革方案和制度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时引入第三方力量开展信息化系统测试和改革项目评估,使改革真正体现市场主导、惠及企业主体。
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我们更加认识到,改革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羁绊、固有模式的束缚和各种利益的藩篱,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蹚深水区、涉险滩”,努力裂变出更多更大的新能量。如此,方能激发万众创新的活力,助力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更新换代。(作者为上海海关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