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继承中发展 发展中继承

    ——“福建戏曲文化现象”刍议

    仲呈祥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20日   14 版)

        最近,闽剧《贬官记》和《兰花赋》、莆仙戏《叶李娘》、芗剧(歌仔戏)《保婴记》、高甲戏《阿搭嫂》、梨园戏《皂隶与女贼》和提线木偶剧《越氏孤儿》等福建地方戏曲集体晋京演出。从国家大剧院到梅兰芳大剧院,再到中央党校礼堂,刮起了一股观剧热潮,甚至出现了一种“福建戏曲文化现象”。堪称举国注目之艺坛“文化现象”者,必须具备几个硬件条件:一是有相当数量有一流思想、艺术质量的代表作品;二是有公认有影响力的创作领军人才;三是有一支为之总结创作经验的有较高美学、史学品位和修养的理论批评队伍;四是有数量可观的爱艺术、懂艺术、会欣赏的受众群体。以此标准衡量,窃以为“福建戏曲文化现象”已经客观存在,值得珍视。

        戏曲是中华民族审美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地方戏曲是地方人民代代相传的审美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其间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道德、伦理、情感追求及人生价值取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高度重视继承发展地方戏曲的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他在出国访问途经成都短暂休息时曾兴致勃勃地调看了几出川剧经典折子戏,指示要爱川戏、看川戏,一定要“振兴川剧”,并从中了解四川的民情民意。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也曾指示一定要促进福建这个戏曲大省的戏曲事业的健康、持续繁荣。可见,从邓小平到习近平,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实施上强调关注戏曲事业。

        福建的戏曲工作者在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没有辜负人民和时代的厚望。“福建戏曲文化现象”不仅惠及福建人民,为福建创建文化强省创造了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新鲜经验,而且属于全国人民,为各地方戏曲的振兴和繁荣,树立了一面旗帜,提供了宝贵启示。

        首先,要真正沉下心来,紧密联系戏曲继承创新的实践,反复学习、领悟、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根本,才能纲举目张。习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而“中华文化”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组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戏曲文化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要善于把戏曲文化中代代相传、至今仍作用于广大观众心理的那些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发掘出来,“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这是戏曲工作者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且看福建此次晋京演出的剧目,无论是传统经典还是新编剧,都相当成功地践行了上述重要指示精神,值得称道、推广。

        其次,七台多个剧种剧目的成功演出,昭示出一条繁荣发展地方戏曲的中国道路,借用费孝通先生的名言,叫作“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中国特色道路。习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阐述中华文明观时,用了“多彩”“平等”“包容”六个字。据此,可以说每种地方戏曲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都是一彩儿,相互间都是平等的,应当交流互鉴,共筑中华文化绚丽多姿的百花园。譬如高甲戏《阿搭嫂》,就坚守高扬高甲戏丑角独特的审美优势,在“各美其美”即高甲戏本体的历史传统、艺术积淀上下足功夫,并以开放的眼光将京剧锣鼓点等其他姊妹艺术形式中适合自身有用的东西为戏所用,“化”到自身主体中去,进而实现“美美与共”,实现交融、整合、创新。这一经验,弥足珍贵。唯其如此,七台戏闽剧是闽剧,莆仙戏是莆仙戏,芗剧是芗剧,高甲戏是高甲戏,提线木偶剧是提线木偶剧,各具特色,丰姿多彩,毫无同质化痕迹。

        再次,高扬地方文化优势,精心实现地方戏曲资源的最佳配置,努力实现地方戏曲创作生产力即编、导、演、音、美等人才的优化组合,以确保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的和谐统一。福建省有中国戏曲“活化石”之美称,戏曲资源丰厚。七台戏对五个地方剧种和提线木偶剧的资源的珍视、开掘和配置,令人钦佩。勿以为只有物质生产才有资源配置的课题,“福建戏曲文化现象”雄辩地证明,精神生产也应强化资源的最佳配置。福建立足地方,培养出编剧郑怀兴、导演吕中文、演员吴晶晶、音乐朱伟捷、美术黄永碤等一批领军人才,七台戏都尽可能实现了编、导、演、音、美创作主因素的优化组合,从而保证了台台戏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品位和美学品位。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再次强调: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戏曲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应遵循这一重要指示,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也正是“福建戏曲文化现象”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