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母亲的牵挂

    沈安波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9日   11 版)
    农垦的早晨(水彩画) 张兰芬

        当我能静下心来,认真地翻看母亲遗物中的绘画作品,是2013年退休以后,这时母亲已离开我快20年。

        母亲张兰芬自幼酷爱绘画,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西画专业(油画、水彩),1941年毕业。她想把绘画作为终生的职业,但因各种原因,最终成了一名中学教师,所热爱的绘画专业则成了“业余爱好”。在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同时,她也抓住一切闲暇写生创作,虽绘画作品不多,但仍可看出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绘画艺术的执着。

        在她360多幅绘画作品中,过去多已见过,有的印象还比较深,当我有更多时间能独自欣赏时,那幅于1964年充满激情创作的最大尺幅的水彩画《农垦的早晨》,仍让我难掩内心的激动,往事又浮现在眼前。这幅作品是数十幅西双版纳作品之一,表现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包括她的学生在内的一批昆明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满怀热情为支援边疆建设自愿到西双版纳农场垦荒,在热带雨林周边的荒坡上种植橡胶的场景。为创作这幅作品,母亲先后在1960年、1964年两次去西双版纳,到农场与知识青年同吃同住。她被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乐观向上的故事感动,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深感欣慰,同时也对这片被称为镶嵌在中国南部璀璨的绿宝石——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充满了惊叹与敬畏。在她的画中,古树参天、藤蔓缠绕,一群年轻的农垦青年肩扛锄头、迎着朝阳来到热带原始森林旁,阳光从密林缝隙中射出,远处拖拉机轰鸣,人与景自然融合,构图呈略仰视,显出森林树木高大茂密,色彩淡雅却同样表现出原始森林的古朴苍劲,给人以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之美。

        西双版纳如诗如画、美丽富饶的风光,以及有志青年远离故乡献身祖国边疆建设的勇敢精神都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我在20世纪60年代末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加入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队伍中。这是一个热血沸腾、近乎“疯狂”的时代,“不在城里吃闲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鼓动着一颗颗年轻躁动的心。我来到了同是边疆的“孔雀之乡”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插队落户。生活中虽没有“头顶香蕉、脚踏菠萝、跌一跤还可啃到西瓜”那样的传奇,但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气候、既神奇又淳朴的民风民俗足使我感动和满足。我也像画面中的农垦青年一样,在边疆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农垦的早晨》让母亲与西双版纳似乎从此结缘,旖旎的风光、诱人的风情和敦厚的民族风情,还有那些在农场的学生,都对她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在她眼中,西双版纳处处是景、点点入画、事事感人,既看不够,更画不够。两次在西双版纳的时间有两个多月,但她仍觉太短、念念不忘。从西双版纳返回家后,她讲得最多的不是她的画,而是西双版纳令人如醉如痴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牵挂最多的是在边疆艰苦环境中生活的学生。她常翻看在西双版纳农场与学生合影的照片,指着照片讲述这些学生的故事,如:不懂傣语所闹的笑话、没见过的热带水果不知从何下口、男女知青的初恋等等,这些总让母亲异常兴奋,眉飞色舞。“我还要再去西双版纳,再看看我的学生”是她常对我说的话。偶有农场学生来探望,母亲总热情与她们相拥,嘘寒问暖。“文革”期间,母亲被批斗,书信中断,我也离开她来到了遥远的边疆插队落户,母亲的牵挂之心之情自然更真更切。

        “文革”结束后,母亲也已退休,且身体不容她离家远行。环境变化、人事变迁,再加上十年没动画笔,母亲对西双版纳、对农场学生的牵挂愿望终难实现。

        现在,我更能理解母亲为什么还要再去西双版纳的心情。因为她是教师,有她牵挂的学生还在那方土地上;因为她是画家,离开生活这个创作的源泉就等于失去了创作的灵魂。那种见到西双版纳的一切都新鲜,都能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的反应,正源于她热爱生活和自然,源于师生的真情。这,也正是值得我深思和学习的。

        早走的母亲带走了她终未能放下的牵挂,却留下了我对她永远的思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