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中国的金融体系整体滞后于实体经济,民间金融风险依然存在,这些都是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因素。
要想使一国货币完成国际化,前提条件至少应包括:透明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成熟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高度开放的资本账户,这些都是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有一种定义认为,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这一现象就是人民币国际化。这个定义说明了人民币执行货币职能的范围从境内走向境外,但无助于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在动力。比如,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跨境套利空间大的背景下,只要放开人民币跨境交易,按前面的定义,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就会提高。但这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可持续。
可持续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要求中国在国际分工网络中具有强势地位,以此为基础,在货币交易网络中实现人民币的广泛使用。通俗地讲,就是在实体层面,外国企业越来越依赖于中国制造、中国需求,并且中国金融市场越来越成为国外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考虑。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不仅需要单纯的开放,更需要我们苦练内功。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金融市场改革的全面深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深度的内在契合。
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从中国经济自身因素来看,问题与挑战主要在于,中国对外贸易大而不强,贸易结构存在较多问题,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仍有待提高。
首先,中国企业的产品定价权普遍较弱。对外贸易计价、结算的币种选择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交易双方定价能力的较量。最终的币种选择,必然有利于定价能力更强者,而定价能力较弱一方,将承担更多的汇兑成本或汇率风险。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对18个对外贸易大省、共1121家外贸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出口企业中,近60%的企业没有定价权或定价权较弱。而在剩下具有较强定价能力的企业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外资企业。
其次,从贸易类型来看,加工贸易品几乎占据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但不论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其附加值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占比都很低,例如苹果手机在中国加工环节增值不到4%。由于在分工体系中的低附加值地位,加工企业往往是被动采用外币来结算;因此,如果考虑加工贸易的特点,则在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的空间与潜力也会大打折扣。
再次,中国的进口商品贸易结构中,国际大宗商品占比较高。近年来这一比重接近40%。由于国际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计价、结算,因此进口环节的人民币使用将受到挤压。
最后,外资企业在中国外贸中占比很大。2011年的进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贡献均占50%左右。外资企业的经营决策普遍受制于国外母公司,因此缺乏独立性;而国外母公司对货币的汇兑风险较为敏感,故而外企通常难以接受使用人民币来计价结算。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之间,赋予了后者越来越多的权重,中国经济发展已然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目前利率市场化、汇率制度改革等举措仍在稳步推进之中,其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正在通过一些局部试点进行有益的尝试。
可想而知,上述经济、金融体制的深刻变化,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全球价值链当中的地位,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活动为载体的人民币交易网络,将水到渠成地在全球范围内正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