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探索中国住宅产业化之路

    本报记者 杨君 本报通讯员 王成凤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5日   05 版)
    上海首个住宅产业化基地1号实验楼竣工。CFP

        “住宅产业化”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仍比较陌生,但这种生产模式正为我国建筑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完全不同于传统建筑方式,住宅产业化是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住宅,被形象地比喻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楼板、楼梯等几乎所有部件在工厂里建造,再运送到工地进行组装,工人们像搭积木一样将建筑部件一层一层搭建起来,一座新房子就建成了。

     

        前不久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标准化,提高住宅工业化比例。在地方,住宅产业化成为多个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抓手,一系列支持政策陆续出台。住宅产业化有何优势,为何备受青睐?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如何,怎样走好住宅产业化之路?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变革传统建筑模式

     

        回顾历史,几乎每一种大宗商品的生产都经历了从差异化到标准化的过程,形成标准化生产流程。如今,房子也可以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

     

        在位于北京良乡的万科新里程二期项目工地上,11层高的住宅楼,工人们正在拼接从工厂预制好的承重墙体,墙板上预留好了窗户的位置。墙体安装好后,窗户、楼梯、楼板等部件将被陆续组装上去。

     

        按照传统建筑流程,盖房子要先做土建,再装设备,最后做装修,而住宅产业化则颠覆了这一思路。业内人士介绍说,通过标准化、通用化设计,工厂化、部件化生产,现场组装等流程,住宅产业化改变了半手工半机械的传统建筑模式,将推动住宅产业由传统建筑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明确表示,住宅产业化将是中国住宅发展方向。人们不禁要问,住宅产业化好在哪儿?

     

        最直观的优势是快。由于所有部件已在工厂里生产完成,建筑工序可穿插进行,利用住宅产业化的快速装配模式,建筑周期较传统方式甚至可缩短1/3左右。

     

        建筑周期大幅缩短,这样建造的房子是否牢固安全?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介绍说,传统建设方式固然也能建出好房子,但由于这种方式在技术、材料、人工技能等方面随意性较大,容易出现建筑问题。而与传统住宅相比,由于采用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部件在工厂预制时已进行质量试验和检测,装配式住宅在质量和性能方面品质更可靠。

     

        这两年,雾霾天气成为困扰不少地区的难题,建筑施工则被认为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除了污染,建筑业也被认为是高耗能行业,我国民用建筑在建材生产、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耗占全社会总能源消耗的50%左右。采用住宅产业化,通过部品工厂化预制与现场装配,施工现场基本无混凝土现浇和材料的加工作业,将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建筑污水的排放、建筑噪音的干扰以及有害气体与粉尘的产生。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刘志峰告诉记者,用产业化方式生产住宅,一般节材率达20%以上、节水率达60%以上,减少建筑垃圾80%以上,将有效解决建筑业的能耗和污染问题。

     

    走市场化道路

     

        工业化住宅主要在二战之后兴起。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掀起住宅工业化高潮,60年代扩展到欧洲各国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势头强劲。在我国,住宅产业化也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已经有企业与日本有关机构合作开发住宅产业化。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正式提出并明确了住宅产业化的要求。

     

        但在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我国的住宅产业化一直发展缓慢,市场上缺乏相关试点项目,从事这方面探索的企业不多。

     

        为何住宅产业化在我国遭遇“水土不服”?文林峰认为,房地产开发一直是重视数量的增长,忽视质量的同步提升,企业缺乏创新动力是主要原因。一段时期以来,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我国住房建设领域迅速发展,需求量很大,再加上用工成本低,各房地产商用最简单粗放的方式建房子就能获得高利润,缺乏探索住宅产业化的意识。

     

        近两年,在我国推行了多年并长期处于徘徊期的住宅产业化实现了“逆袭”,地方政府、国家层面纷纷出台大量支持政策,房地产龙头企业将其作为新的发展重点。刘志峰认为,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他解释说,住宅产业化可以说是用工业化流程生产建筑,设计、生产、安装等全过程实施管理信息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亟须大量住宅建设,而产业化既能控制建设成本,也能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住宅产业化将成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好互动的重要载体。

     

        文林峰表示,市场环境改变是住宅产业化“火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均持续回落。房地产市场“野蛮生长”时期已经结束,随着人工和建材成本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建筑质量和品质要求的提升,企业不得不通过转型谋发展。

     

    何时大规模推广

     

        一些发达国家的住宅产业化住宅比例高达70%左右,我国目前依然以试点项目为主,总量较小。为鼓励住宅产业化推广,各地及国家层面也接连推出了大量支持政策。

     

        不少业内人士感叹,住宅产业化的“春天”来了。不过也有房地产商坦言,由于基础薄弱,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环境依然“乍暖还寒”。负责过产业化住宅建设的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总工程师张芸告诉记者,专业工人太少,构件厂发展太慢,无论技术还是生产规模都跟不上,产业链发展不完善是最苦恼的事情。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探索住宅产业化建设的企业仅100家左右,相对全国数十万市场主体来说仍然非常少。对于其中原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技术标准滞后、建造成本偏高、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不利于工业化住宅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三大瓶颈。

     

        刘志峰表示,我国亟须构建涵盖设计、生产、施工、使用全过程的标准化体系,推动建筑相关产品生产、安装的标准化、系列化,为推进住宅产业化创造规范的市场环境。同时,有必要通过一个部门将标准、技术等资源整合起来,形成适应新技术形态的管理机制。

     

        可喜的是,在住宅产业化发展热度高涨的大背景下,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已被提上日程。文林峰介绍说,目前住建部正在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也将于今年出台,将为全国推行住宅产业化制定量化指标和保障措施,并为工业化建筑制定衡量指标。文林峰表示,过去住宅产业化重点从龙头企业的角度来推,现在以城市为总体全面推进,提供试点示范资源,让相关企业有项目可建,从供应和需求双向推进规模化发展。(本报记者 杨君 本报通讯员 王成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