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忘恩师

    恩师燕国材

    朱永新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5日   04 版)
    朱永新(右)与老师燕国材在一起。资料照片

        1980年9月,还是大三学生的我,从当时的江苏师范学院选送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班。当时,教育科学元气尚未复苏,是“文革”后心理学科首次在该校重新开课。学校派出了最强阵容的师资队伍,一批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李伯黍、陈科美、吴福元、陈桂生等已经张开双臂拥抱即将到来的“科学的春天”,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恩师燕国材先生。

     

        我清晰地记得与燕先生第一次相见的情形。那一天,教室里来了一位个子不高但气度不凡的中年人。上课铃一响,他就健步登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标新立异,自圆其说”八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很快我们就知道,这就是学术界的传奇式人物——燕国材教授。燕先生博学多才,这八个大字就是他倡导的治学方法。他把“创新”作为治学的灵魂,也作为对弟子们的期待。“标新立异,自圆其说”八个字,自此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治学的座右铭。

     

        燕师1930年12月29日出生在美丽的桃花源边,17岁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20岁时考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大学毕业后不久,他就出版了个人专著《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只是,随之而来的反右运动,让这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离开了心爱的教学岗位,先是劳动改造,再是到图书馆搬书。20世纪80年代初,他差不多与我们同时走进了课堂,给我们开设了“心理学概论”“教育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三门课。

     

        燕师是中国心理学史学科的重要开创者。他反对“言必称希腊,言必称西方”的心理学教学与研究,主张系统整理中国古代心理思想的遗产,并身体力行,出版了《先秦心理学思想研究》等一批专著。有一次,他用“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的诗句,开始了他对中国心理学史课程的讲授。这句也许不太经典的诗,却激起了我这个年轻学子的强烈冲动——研究中国心理学史,解析中国人的心灵。于是,有了我们师徒间的长期合作。

     

        在燕师的精神引领和具体指导下,我很快完成了第一篇中国心理学史的习作《朱熹心理思想研究》。没有想到,这篇出自初学者的论文,被燕师带到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上,经向潘菽、高觉敷等教授的大力推荐,很快收录在《中国心理学史》文集中。我的第二篇习作《二程心理思想研究》,也被燕师推荐到核心期刊《心理学报》,很快变成了铅字。不久,我被他破格推荐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的编纂工作。这期间,我撰写的条目被出版社编辑作为“样板”条目供其他作者参考,还闹出了责任编辑张人骏教授到苏州大学来寻找“朱老先生”的笑话。要知道,当时大百科全书的作者至少需要有大学讲师的职称呢。

     

        后来,在燕师的推荐下,我又先后参加了全国统编教材《中国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参考资料选编》两个重要工程,受到比较系统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方法的训练。这些,对一个刚刚走上教学科研道路的年轻人来说,既是宝贵的锻炼机会,也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1987年,我破格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副教授。燕师又鼓励我独自闯荡,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如中国犯罪心理学史、中国管理心理学史等。其后,我遵照燕师的教诲年勠力前行,每当我有新著出版时,每当我获得一个个国内外科学研究基金时,他总是为我喝彩,为我加油。

     

        1993年,我走上了苏州大学教学管理的工作岗位,成为全国综合性大学最年轻的教务处长。燕师又鼓励我结合工作进行思考与研究。他现身说法,告诉我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通互补,指导我从事教学管理的研究。2000年,我开始发起一项民间的教育改革——新教育实验,他也及时地给予关注指导。“标新立异,自圆其说”,也成为我们新教育同仁从事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原则。

     

        燕师的研究视野非常开阔,不仅用《先秦心理思想研究》等四卷本著作奠定了他在中国心理学史中的地位,而且在非智力因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等方面,都独具慧眼,自成一家。燕师不仅善于创新,而且他的勤奋与执着也超乎常人。60岁以后,他差不多每年还至少有一部个人专著问世,数十篇论文发表。今年84岁的他,仍然笔耕不辍,不断发表言论,继续撰写新著。

     

        燕师虽然学富五车,讲演时口若悬河,声音洪亮,在生活中却是一个不太擅长交际的人。他和同时代的很多学者一样遭遇坎坷,大学毕业不久就被关进了牛棚,后来又当了图书管理员,但无论在哪里,他从来没有停止过阅读与思考。他只顾耕耘、不计收获,淡泊名利、不计得失,这种个性使他失去了一些本来应当属于他的东西,然而他不在乎,依然乐呵呵地向前走。他的心,近乎明代李贽所说的“童心”。

     

        一晃三十多年,我自己也开始双鬓发白了,但在我的印象中,燕师是不老的。每当我治学上有所懈怠时,只要一想起笔耕不辍的恩师,就会精神抖擞。每当我在学术上陷入困顿时,只要一想起“标新立异,自圆其说”的叮咛,就会柳暗花明。老师,感谢你一直给我前行的力量!

     

        燕国材 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主任,上海市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委员。长于中国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理论研究。代表专著有:《中国心理学史》《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学习心理学》《教育十论》《素质教育论》等。

     

        朱永新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十六卷)等。主编《新世纪教育文库》《新教育文库》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