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8日 星期日

    情寄丹青

    师心写意

    辞云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28日   12 版)
    古庙松杉图(中国画) 熊纬书
    少陵诗意(中国画) 熊纬书
    苍山雪霁(中国画) 熊纬书

        为纪念熊纬书百年诞辰,“师心写意——熊纬书百年诞辰山水画展”日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共计展出熊纬书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所创作的《古庙松杉图》《漓江小景》《少陵诗意》等70余件代表作品,展现了熊纬书一生的创作风貌,从中不仅可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自然的神奇,更可感受到熊纬书开阔的胸襟和生机蓬勃的心灵。

        熊纬书1914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祖父熊宾是慈禧寿辰恩科进士。他自幼在祖父和父亲的指导下通读古今典籍,涉猎广,钻研深。少年时他师从画家黄伯芗、徐燕孙,学习国画、书法;稍后又向赵元成学习格律诗。他一生饱经风霜,在自己的诗词和书画题跋以至山水画中,他对人生炎凉的感悟多有流露。他的山水画浑厚、沉雄、质朴而富有神韵;他的笔墨自由、随意而有深厚功力。他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胸中丘壑,每幅山水又都有诗意境界。他深谙古法,驾轻就熟地运用范宽、黄公望、王蒙等诸名家的图式和章法,常用“仿某人”或“师某人”的方式作画,但笔墨与境界均出自他的心灵,体现了他与山水交流、融合的和谐之情,表现出他对世界豁达而深邃的见解。

        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邵大箴介绍,熊纬书于1953年夏写过一段针砭时弊的文字,对“师人”(师古人)、“师物”(师自然)和“师心”之间的关系,论述得辩证而有说服力:“在宋人论画,已有‘与其师之人,不如师之物,与其师之物,不如师之心’之说。‘师人’是古典的,‘师物’是写实的,‘师心’是浪漫的。吾早期作画多‘师人’,后渐‘师物’,而以‘师心’之作为最多。吾意‘师物’的写实,即单取直接经验,‘师人’则可取间接之经验,而‘师心’则为结合直接与间接经验而提高到理性的阶段,复以不断实践直、间接经验中,不断地提高与改进其‘师心’之作,乃为创造的整个过程。吾将于此进入创造心中山水画一途。”

        回顾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画创作的历程,邵大箴说,我们在师法自然与师法古人方面取得不少收获,而对“师心”这一点认识不足,造成的缺失逐渐显露出来。当代中国画创作缺乏诗性特色,个性风格不够鲜明,重视古人“师心”之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