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

    从“站得住”到“能生根”

    ——文化产业走出去“云南样本”的启示

    本报记者 李慧 鲁元珍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25日   14 版)
    云南民族特色文化异彩纷呈 CFP
    文化产业走出去“云南样本”研讨会现场。 本报记者 于园媛摄

        近年来,云南注重挖掘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从“站得住”到“能生根”,文化“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13年云南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达3亿美元。

     

        文化产业走出去“云南样本”是如何得以塑造的?这对全国文化产业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启示?未来文化产业走出去还有什么潜力可挖?由光明日报社和云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文化产业走出去“云南样本”研讨会上,业界专家、企业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壹 顶层设计:从先发优势到长期优势  

     

        日前,云南开始实施《云南文化产业“走出去”三年行动计划》,从建立协调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培养人才队伍方面全方位支持文化产业走出去。其中提出,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给予不低于3000万元的扶持,各地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地文化产业“走出去”项目给予相应的扶持,三年内培育30家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50个省级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等,为文化产业走出去营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

     

        这一计划表明,云南打造文化支柱产业举措更加有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决心更加坚定。

     

        专家指出,云南有着悠久的民族特色文化,有着毗邻东南亚的独特区位优势,这些都让文化产业走出去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

     

        “云南本身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走出去的先发优势、组织机构的优势、旅游业的先天优势、少数民族的文化优势,”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财政部中央文资办副主任高书生指出,这些都为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让文化产业走出去有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要把这些先发优势变为长期优势,需要有完善的顶层设计,把云南文化产业走出去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的体系,同时要和整个国家的周边国家战略,特别是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明说,在这方面,云南做出了很多积极的探索。

     

        张晓明分析说,当前,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同时,随着建立全国统一产业市场的要求,文化产业必将打破行业和区域的分割状态,将从产业性发展维度进一步走向空间和区域的发展维度。在这种背景下,各地都在摸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本土化路径。

     

        专家建议,在文化产业走出去中,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支持“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在财政、工商、金融、商务、税务等方面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优惠服务,要推动文化“走出去”转向双向交流,从文化贸易走向合作开发,从区域发展走向全球视野的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指出,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是整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整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或者从国家的“一带一路”和“两个走廊”布局来看,要实现这样一个构想,除了国家整体布局以外,必须要有区域战略的突破。

     

        “对云南来说,关键是要凸显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重振南方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带雄风。”云南省社科联主席范建华指出,南方丝绸之路是一条包括古代欧亚文明走廊、佛教文化走廊、古城镇文化走廊、茶文化走廊、玉文化走廊、黄金文化走廊、民族民俗文化走廊、抗战文化走廊等数条历史文化走廊重和而成的线性国际文化走廊。我们要认真梳理这8个“走廊”的核心价值,发挥云南作为连接北方、南方和海上三条丝路接点,沟通中国西部与华东、华南经济文化互补开放的枢纽,中西部地区走向太平洋、印度洋两洋的重要门户的重要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所所长李钢建议,在文化走出去中,云南要夯实基础,稳固特色,坚持创新驱动,追赶潮流,注重制度创新,提升中华文化整体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同时,要强调文化产业的贸易特征,跟边境贸易、口岸经济的发展融合,打造好文化口岸。此外,要打造平台,加强评估。

     

    贰 双轮驱动:从政府引导到多元参与

     

        三年多前,由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云南省歌舞剧院共同打造的大型驻点演出《吴哥的微笑》在柬埔寨吴哥演出后,反响热烈,这是我国国有文艺院团首个在国外驻场演出的节目,逐渐成长为文化走出去的典范之作。截至今年上半年,《吴哥的微笑》累计演出1400多场,观众达1100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460多万美元。

     

        谈到文化产业走出去,云南文投集团董事长陶国相颇有心得:“一个产业链的最下游,是卖零配件的,最上游,是卖创意与品牌包装的。我们在发展中逐渐懂得了,走出去中云南不能只卖零配件这个道理,由此将云南元素进行整合外包,按照国外观众的口味来包装,让云南文化在外国观众心里真正扎下根。”

     

        对于文化产业走出去,昆明新知集团副董事长姚书生有着同样的体会,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去年8月16日,在我们的金边书店,我遇到两位新加坡的读者,他们要买《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这本书8月12日才在国内上市,国内很多大城市的书城还没到货。”姚书生说,这也说明,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市场前景很广阔。

     

        专家指出,在文化产业走出去中,如何统筹政府主导作用与企业主体力量十分关键。在政府引导和支持的同时,企业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国外受众消费需求的关注点、兴趣点、共鸣点,因地制宜地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成为走出去的主体力量。要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形成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合力。

     

        “这一点,云南做得很成功,”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指出,云南文化走出去的成效首先就体现在“走得抱团”,不是一个文化领域、文化项目单打独斗,而是遍及报刊、图书、广电、网络、文艺等方方面面,形成了走出去的文化系列。其次是,走进主流、走向定居,在当地扎根落户,站得住脚,稳住脚跟。

     

        “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和走出去的参与主体,其特有的经济视角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是文化产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北京服务贸易协会副理事长李小牧指出,要加大对海外文化市场的深度调研,了解各地民众对产品的接受度和深度需求,同时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的产业体系,推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走出去。

     

        李钢指出,云南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特别注重文化宣传与市场开拓并举。通过政府主导,承担了我们开拓面向毗邻国家文化领域外交的先导先锋作用,同时,各类型企业在市场开拓中发挥了主体性的作用,在市场配置资源包括配置文化资源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各地提供了新的启示。

     

    叁 国际视野:从文化贸易到合作开发

     

        4月8日,中缅联合出品的第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舞乐传奇》在缅甸电视台正式开播。这部电视剧再现了中缅两国友好邦交和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开启了中缅电视剧合作的新历史,受到缅甸电视观众的喜爱。

     

        “这部电视剧演绎了中国与缅甸的历史文化交流、文化上互相认同的意识,是云南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成功案例。”李钢指出,在发展中,云南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作为一个导向目标,坚持推进文化贸易与加强合作开发并举,因而能够打造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三位一体走出去的雏形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炎认为,云南应强化国际视野和眼光,在目前相对单一的口岸贸易经济功能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国家文化口岸,以国家文化口岸为依托,全面推进与东南亚、南亚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促进区域发展、合作共赢。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金元浦则建议,在文化产业走出去中,要更加注重科技和金融等手段的运用,注重跨界融合。要把昆明打造成进军东南亚的一个中心城市,要把云南加入到联合国的创意城市网络之中,建立一个国际传播平台。

     

        “在走出中,我们还必须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化产业走出去本身是有阶段的。目前,我们已经有一批企业生产、创作文化产品时注重挖掘、开发、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高书生指出,未来,我们应当更加主动地适应海外的文化消费习惯,投资建厂,建设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基地,量身定做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李建臣建议,未来应进一步挖掘和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尤其是大量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对分散的、零散的资源要加强综合开发,提升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利用率;对条块分割、结构趋同的市场运营状态要加强引导和协调。以提高集群化和集约化为目标,通过推动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形成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同时,应提升服务水平,尽快建设好民族文化资源的数据库和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新兴业态的形成。

     

        李小牧指出,在大力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和合作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忽视国内市场,要坚持文化贸易与文化交流相融合,借助文化贸易推动文化交流,利用文化交流助推文化贸易,通过文化产品“卖出去”有效推动文化走出去。(本报记者  李慧  鲁元珍)

     

        链接

     

    云南文化产业“走出去”一览

     

        近年来,云南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统筹推进文化商品和服务贸易,鼓励和支持云南文化企业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着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产业“走出去”格局,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工艺美术品等“走出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⒈以书为媒推广中文出版物,推动新知集团华文书局在海外布点

     

        昆明新知集团于2011年10月在柬埔寨开设了首个国际连锁书城——新知图书(金边)华文书局。之后,新知集团进一步加快华文书局布点步伐,老挝万象华文书局、马来西亚吉隆坡华文书局、缅甸曼德勒华文书局和斯里兰卡科伦坡华文书局相继开业,在宣传推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取得了经济效益。

     

        ⒉与缅甸联合打造了电视剧《舞乐传奇》,增进了中缅两国友谊

     

        《舞乐传奇》今年1月在央视黄金时段热播,受到中国电视观众追捧,引起热烈反响。云南将电视剧在缅播映权赠予缅甸宣传部影视管理局。该剧于今年4月3日在仰光举行了首映式,4月中旬在缅甸电视台播出,受到缅甸电视观众的喜爱。

     

        ⒊加大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推广力度

     

        结合周边国家数字电视传输实际,积极开展市场宣传推介,推动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在东南亚国家市场的应用。云南无线数字电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项目目前在老挝万象发展用户4万多户,约20万人可以收看到云南卫视的电视节目。

     

        ⒋充分发挥演艺资源优势,推动演艺节目在柬埔寨定点驻演

     

        云南文投集团充分利用演艺资源,加强对柬埔寨历史文化的研究,精心策划打造了演艺节目《吴哥的微笑》,获得柬埔寨官方和民间的广泛认同。目前,已在柬埔寨吴哥定点驻演三年,受到中柬两国领导人和世界各国游客的好评。

     

        ⒌加强出版物对外输出,加大版权贸易力度

     

        云南出版集团依靠地缘优势,向周边国家出版发行华文图书和教材,集团所属西双版纳州、德宏州等边境州市的新华书店,已经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的相关学校或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2013年向境外发行教材及一般图书码洋近200万元。

     

        ⒍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推动云南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品走向国际市场

     

        以昆明憨夯工艺品公司、云南花猫民秀经贸公司、云南三彝扎染公司、红河金易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云南企业生产的民族手工刺绣、扎染、民族娃娃、布艺包、斑锡、斑铜、乌铜走银等特色工艺品已经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成为文化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

     

        ⒎加强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合作,为云南文化企业走向海外搭建平台

     

        2013年以来,云南加强与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对接联系,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助推云南文化企业走向海外。

     

        (李慧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