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3日 星期二

    院士谈人才

    席南华:情怀与气质极为重要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3日 05版)
    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结核病系统生物学与转化医学团队正在进行实验。CFP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副校长席南华院士今年当了一回“考官”——参与了国科大的本科综合评价招生。国科大本科生培养的目标非常单纯:利用科学院独特的科研优势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和未来学科带头人。那么,在席南华看来,这样的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又该如何培养呢?

     

        记者:在今年国科大本科生的招生工作中,您接触了不少高中生,对他们有什么印象?

     

        席南华:我觉得很多学生素质很好。在综合评价招生的面试环节中,我们设计的一般都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要判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修养水平。同学们的思维比较活跃,看得出都非常热爱科学,这种热情让我非常感动。

     

        不过我也发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太少。当我问到“你喜欢看什么书”的时候,有同学回答“不看课外书”。同学们普遍反映课业太重,部分老师和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允许读课外书。更极端的例子是,有孩子说“从来不看课外书”“不喜欢小说”。这个年纪的孩子不爱看小说,有些出人意料。

     

        与之相对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同学虽然读了很多书,说起来头头是道,但缺乏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辨。这就如同插花,看起来很美,但却是无根的。

     

        记者:国科大志在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和未来学科带头人。您提到的“课外阅读”和“独立思考”与此有什么关系吗?

     

        席南华:阅读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开阔视野,还在于从中提升与充实自己的情怀与气质。我想不仅仅是科技工作者,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情怀与气质都将影响一个人最终能达到的高度。

     

        做科研需要专注与坚持,需要发自内心喜欢,否则很难心无旁骛地坚持下来。我做博士的时候,我的同屋劝我转行做经济——这对我们学数学的人来说太平常了,收入何止翻几番!但我从没想过转行,因为纯数学是我的兴趣所在。做科研也需要平和的心态,当你看到别人成为豪富或是显赫一时,你依然不为所动,坚守你所认定的路,知道自己的价值。困境中看到光明,平复焦躁的心情,站在更高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这些是我从广泛的阅读中收获的,读的书包括哲学、历史、小说、传记等等。

     

        同样,作为科技工作者,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理性批判、坦率表达、宽厚包容等品质尤为重要。否则只会人云亦云,何来创新?

     

        记者: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怀和气质呢?

     

        席南华:我们国科大将始终把眼光、胸怀、品格、性情、气质的熏陶和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除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的考虑外,我们特别重视的是言传身教。

     

        比如在本科生阶段,我们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学业导师,导师由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入选者等高水平的学者担任。这些导师不是“保姆”,也不一定会亲自给本科生上课,但他们将定期与自己指导的学生沟通,在学风道德、科学思维、人生理想,甚至是人际交往、待人接物上给学生以引导。

     

        无论是在本科生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我们都将尽可能实施小班授课,并引入规模更小的研讨班。主持研讨班的都将是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研究员们,我想中国科学院独特的科教融合、全院办校的方式,有实力做到这些。这虽然需要更多的师资投入,但我们觉得这是值得的——这既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被充分关注,又能让学生始终接触科学前沿,知道什么是新的,什么是最好的。我在很多世界一流的数学研究机构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等工作过,和最优秀的数学家一起共事。虽然我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标准在哪里,该向什么方向努力。

     

        我总觉得自己不是聪明人,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我对数学发自内心的喜爱,自己的努力,尤其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自己的喜爱。现在,站在国科大的讲台上,我希望自己对数学这份情怀和所知所感所悟能够传递给我的学生们。(本报记者 齐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