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率先行动”计划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一个根本性问题,即把科研实力相对较强的分散性研究个体、以主要研究者为核心的研究小团队组织起来,把先进的研究平台统筹起来,发挥出中科院的建制性优势,以协同创新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瓶颈,由此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而实现中国科学从跟踪模仿,到并行,再到在一些领域领跑的历史性转变。
在操作层面,研究所分类改革是突破口、着力点,也是事关改革成败的核心和关键。据介绍,研究所分类改革将按照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4种类型推进,并根据不同的定位,实行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创新研究院主要面向国家需求,卓越创新中心则面向基础科学前沿,大科学研究中心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研究所将依托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学科建设。
本报8月20日曾以图表等形式对研究所分类改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此次,记者采访了已经建立或正在筹建的四类研究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请他们谈谈感受。
创新研究院
吴季:建立战略必争领域的联合舰队
“中国科学院2011年1月启动了中国第一个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目前有4颗科学卫星正在研制过程中。此外,中科院还承担了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和探月工程科学应用系统的研发。”空间科学创新研究院(暂定名)主要负责人、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空间科学创新研究院的建立,将这些力量整合起来,在空间科学这一国家战略必争领域打造出‘联合舰队’。”
吴季介绍,空间科学不仅是国际科学竞争的焦点领域,也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就以科学卫星的研发为例,无论是在宏观科学研究、比如说宇宙起源等,还是在微观科学、比如暗物质粒子和量子科学研究等,科学卫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蕴藏着重大科学发现的潜力。
以前,中科院的这些空间科学研究分散在几个研究所,沟通比较少。因此无论是战略规划、具体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技术支持等方面,既有重复、又有空缺。同时,由于缺乏交流的平台和机制,取得的成果、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不能及时沟通。
吴季说:“原来我国的经费有限,所以更多地投入到了与民生关系紧密的应用领域中。现在,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在空间科学上的投入增加了,就应该有一个整合的机构承担起这份责任,就像美国NASA和欧洲空间局的某些机构一样。在中国,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中科院责无旁贷,应该承担起发展我国空间科学的历史使命。”
卓越创新中心
王贻芳:高能物理研究的世界级中心
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负责人王贻芳介绍,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的目标很明确,“力争在中微子物理、新强子物理和高能量前沿三个研究领域建成国际领先或先进的研究基地,并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领军人才”。
这些目标如何实现?
“高能物理研究必须大团队作战,仅靠一个单位是无法完成的。但原来的靠项目牵引的科研方式,因为经费来源不一、用途受限,各个单位的管理方式、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也不一致,在合作中带来不少问题。”王贻芳说,“卓越创新中心让我们能够打破不同单位的壁垒,在科研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采用统一的、符合高能物理科研规律的标准,能够更好地实现不同科研机构之间的协作,也更加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王贻芳介绍,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III等现有设备为基础,通过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建设,并积极参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等装置的前沿研究。
谈起未来,王贻芳踌躇满志:“我相信,通过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我们一定能够成为高能物理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世界级研究中心。”
大科学研究中心
侯建国:强强联合 1+1>2
正在筹建的“合肥综合科学中心”依托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的集群优势,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同建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表示,合肥综合科学中心将力争在核聚变科学与技术、量子功能材料与核聚变关键材料、物质与生命交叉等综合交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在新能源、新材料、环境健康等领域不断催生变革性技术,并力争在20年内成为国际一流综合科学中心。
“这是在院所两级法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构建新型机构,针对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综合交叉研究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侯建国说,“合肥综合科学中心”是研究型大学与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通过科教融合、机制体制创新催生原始创新,提升科研实力,同时又强调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注重原始创新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移转化。
“这种组织方式不是简单的‘拼盘式组合’,只做简单加法,而是一种‘催化式融合’,更强调学科交叉、科教融合和体制创新,通过强强互补,实现‘1+1>2’效应,为瞄准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占领国际科技制高点奠定基础。”侯建国说。
合肥综合科学中心的建设,将有效地把同步辐射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三个大科学装置和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两个国家实验室和等离子体研究所、强磁场科学中心等研究单元整合起来,既能克服各个单元各自为战时的同质化竞争和碎片化发展,又有利于把科研力量集中到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
特色研究所
邓伟:成为不可替代的国家科技力量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邓伟介绍,中国有6亿多人在山区里居住和生活,山区人地关系非常特殊,很大的问题就是面对山地灾害,逃不开、避不了。“简单地说,我们筹建这个特色研究所就是希望能够引领山地灾害学整体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全面支撑国家山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科技贡献。”邓伟说。
邓伟介绍,他们的目标是在未来5到10年里,在地震带高风险区次生山地灾害防灾减灾、川藏铁路与公路山地灾害防治、山区城镇防灾减灾、长江上游和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等方面实现基础理论的突破和技术创新,在服务国家山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面率先取得一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山地生态屏障功能保育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基础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科技贡献。
新的科研组织方式,需要与之相适合的体制机制。邓伟说,首先是建立特色研究所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使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其次是整合优势资源向特色研究领域集聚;最后是要逐步完成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的科技活动组织链条。
“我想,这种科研组织方式更加利于集中优势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目标聚焦,使研究所的定位更加清楚,发展的导向更加明确,使重大科技任务的布局更有指向性。”邓伟说,“同时,能从体制机制上避免同质化问题和重复研究,利于学科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突破与创新,让我们的科研队伍从整体上真正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国家科技力量,并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