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晋鸣、吴春燕、高建进、俞海萍 通讯员南琼)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转型升级。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积蓄新能量,孕育新突破,各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涌现不少发展亮点。
江苏:“快”“准”“活”促转型
“快”“准”“活”是江苏经济稳中有进的三字诀,使江苏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快”在抢抓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江苏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2014年上半年,江苏新兴产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4.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3.6%,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4%左右。
“准”在抓准了自主创新这一驱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仅去年,江苏就新建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800多个,组建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15个省级产业联盟,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搭建平台。2013年,江苏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跃居全国前列,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上年增长15%。
“活”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006年,江苏启动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率先将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人才贡献率等纳入“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体系,实现高层次人才、高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三高联动”,形成“引进一批人才、发展一批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广东:抓住企业技术改造这个核心
“转型升级是广东必须迈过的‘坎’。”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就强调,广东经济到了必须下决心调结构转方式的阶段。8月5日,广东举行了上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出台《推动全省工业企业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支持企业增资扩产、提质增效和智能化改造,强化企业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是抢占经济制高点的关键。”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说,广州始终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全面启动校地协同创新联盟,实施386个技术进步项目滚动计划,新增科技孵化器面积10万平方米。
据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介绍,“南国瓷都”佛山关停转移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陶瓷企业,鼓励、支持一批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企业壮大发展。佛山全市陶瓷企业由原来的350多家调整到60多家,总产值却超过原来的350家。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说,东莞加强与海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在松山湖引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10多家国内顶尖的大学、科研院所,组建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与转型升级企业的技术研究院,推动东莞产业的转型升级。
福建:扭住“龙头”不放松
产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在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去年12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部署,大力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增强产业综合实力。
“新形势下,无论是一产、二产,还是三产,都要把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作为主攻方向。”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要求,在全省筛选一批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局面。
抓龙头,政策先行。福建相继出台《福建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稳定增长七条措施》等政策举措,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在政策的引导下,福建各地市都把“抓龙头”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还重点挖掘出一批有发展潜力、成长性好的中小微企业,引导这些企业围绕龙头协作配套,提高服务龙头企业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去年,泉州已促成1200多家中小企业与180多家龙头企业成功对接。
在政策和服务的双轮驱动下,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福建产业转型升级的火车头。记者从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852.57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列东部11省市第一、全国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