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很多人称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元年。从数据上看,中国的手机网民在第二季度的统计中已达到6.68亿人,智能手机用户占全球手机用户的比例已经超过三分之一;从生活习惯看,春节前后人们忙着抢红包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信用卡已经和微信绑定在一起,这个绑定将在你用打车软件付费时被频频使用;从接受信息的方式看,个性化的新闻推送、朋友圈的转发内容已经成为人们非常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
借助来势汹涌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众多领域的新媒体各显神通,迅速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而与此同时,一些久负盛名的传统媒体却陷入倒闭关张或重组整合的境地。是什么让新媒体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出尽风头?传统媒体又该如何扭转眼下的困局呢?
技术创新助力新媒体迅猛发展
全媒体、互动性、个人化、智能化……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韦路看来,新媒体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其占尽先机。
“不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音频还是视频,数字技术使得原来需要依赖不同载体生产和传播的各种信息形态全部整合到新媒体平台,实现无缝对接,灵活跳转。”韦路认为,现在很多传统媒体大力发展网站、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将传统的单一媒体叙事方式变为跨媒体叙事,以更好地为用户呈现全媒体信息。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还借助互联网与生俱来的互动性,并将其变为自身快速发展的推进器。“与传统媒体一对多的单向大众传播模式不同,新媒体创造了一个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信息空间,传统消极的‘受众’概念被中性的‘用户’概念所取代,每一个人成为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既可以接受和消费信息,也可以生产和发布信息。”韦路预测,面对这一变化,未来的媒体将越来越多地通过“众包”方式,将用户生产的内容吸纳为自己产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将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用户数据挖掘成媒体融合关键
韦路指出,一些传统媒体倾向于将受众看作没有区别的“乌合之众”,试图通过少数内容满足大多受众的需求,“然而在新媒体时代,这种短头模式逐渐被长尾模式所取代”。他以传统书店和网上书店为例进行说明:“在亚马逊网上书店成千上万种商品书中,一小部分畅销书占据总销量的一半,而另外绝大部分的书虽说单个销量小,但凭借繁多的种类,积少成多,占据了总销量的另一半;而传统书店受场地、成本、类型等诸多限制,对销量很小的书甚少考虑,这就导致了读者越来越倾向于去网上购买书籍。”
作为“极客”,现任果壳科技可穿戴设备产品部经理许鹏对于产品有着极高的追求。在他看来,在新媒体时代,一个了不起的产品不仅需要专业的设计和开发团队,还需要更多的普通人共同参与。
“你的吐槽,让我们受益;你的想法,让我们着迷”——这是前不久在果壳电子官网上开展的一项十万人共同开发智能手表活动的宣传口号。“一块手表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有的人爱好运动,他希望这款手表可以反映他的运动情况;有的人比较关注健康,他期待这款手表能像中医一样拥有简单的把脉功能;还有的人希望把手表作为一个信息中枢,提醒他别漏掉重要的信息……”许鹏坦言,面对五花八门的要求,他们无法把这些服务一一嵌入手表,但是用户可以进入智能手表的APP商店,根据自己的需求安装不同的应用软件。他们正在做的这个十万人调查项目,就是在对用户需求进行数据挖掘,而诸如此类的用户调查,不仅会出现在产品的研发阶段,在产品上线后还会继续做,未来APP商店也将不断更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新的需求下载新的应用软件。
在韦路看来,果壳电子这种对于用户体验数据的深入挖掘,是未来媒体实现智能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应用,很可能是继微博、微信之后的‘the next big thing’(下一件大事)。传统媒体在这一领域已然不具先机,因为智能化的真正实现必须依赖用户的大数据——也就是说,只有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传统媒体才能挺立潮头而不倒。”
以用户为中心才能适应时代需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用户想要获取的,不再只是信息这么简单。”百度副总裁李明远在7月22日举行的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表示,未来媒体的发展,向用户提供服务将越来越受到青睐,各路媒体都将尝试最大限度地把用户和他想要的服务精准地连接到一起。
李明远认为,未来很多新媒体的媒体属性将降低,服务属性将上升。“用手机百度搜索‘小时代’或者用轻拍轻应用拍摄《小时代3》的海报,就能直接进入购票页面,还能以很优惠的价格购买电影票。”在他看来,未来能否向用户提供需要的服务,决定了媒体的生死存亡。“不只是百度,媒体行业也应该抓住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潮流,实现人与服务的连接。”
韦路对此也深有感触:“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拓展了媒体的服务范畴,除了传统媒体在做的信息服务外,还可以提供金融、交通、教育等服务。我们现在使用的支付宝、打车软件、‘慕课’系统,都属于新媒体的服务范畴。”
在韦路看来,一直以来,传统媒体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缺乏服务意识,导致提供的信息产品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在新媒体时代,只有以用户为中心,才能创造有生命力的产品,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媒体。“为用户服务,再多都不为过。即使是信息服务,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其质量也将大为改善,不论是时效性,还是多样性,都不可同日而语。”(光明网记者 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