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

    地域

    东阳江情怀

    李英 (浙江金华)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05日   16 版)

        东阳江,曾经留下了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东阳江,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愁。

        少年时代,我几乎都是在东阳江畔度过。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一个东阳的游子,再一次走进东阳江,去探访东阳江的生命源头,去感受东阳江的清新美丽。

        春天是东阳江最美丽的季节。宽阔的河流汩汩流淌,水面看似平静却春潮涌动。随着地气的升腾,岸边的草木开始焕发生机。春风吹拂柳树,柳条飞扬如秀发;芦苇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大片大片地出现在水边,仿佛为江水缝上了绿色的花边。我们来到溪滩地,寻觅马兰头、芝麻苋、荠菜等野菜,它们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东阳有句老话,叫“瓜果野菜半年粮”。当年物资匮乏,人们变着法子填饱肚子。那时,东阳农家每年都要腌制很多霉干菜,因为这种菜特别下饭。孩子们到城里去读书,家里都会为他们准备一罐霉干菜。后来这种霉干菜被叫作“博士菜”,因为尝起来有一种“苦读的味道”。东阳的孩子也争气,能吃苦,会读书,东阳因此有了博士之乡的美名。

        夏天的东阳江是我们嬉戏的地方。那里就是一个湿地公园,有绿色的灌木丛,清澈的江水,成群游动的小鱼。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逆流而上的船队。那时交通不便,盐、油、布匹等大量物资都靠船只运进东阳。纤夫们“嘿哟、嘿哟”的号子声常常回荡在耳边,他们匍匐而行的背影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我们也会看到迎亲的队伍,抬着花轿,挑着嫁妆,吹着唢呐,敲着锣鼓走向渡口。我们会跑过去看热闹,比那些迎亲的人还要开心。那时我们不谙世事,无忧无虑,一只小螃蟹或是一只小蜻蜓,就能让我们高兴个半天。我们从早到晚,整天晒着太阳,泡着江水,直到夜幕降临,大人们才把我们拎回家。一个夏天过去,我们都变成精瘦的小猴子,皮肤有了蜜糖的色彩。

        记忆中的东阳江像是父亲,有时也会发怒。在汛期里,东阳江似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把江中的沙滩和江边的村庄淹没,美丽的村庄一下子变成了汪洋大海。无助的人们只能站在高处望洋兴叹。记忆里,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治水”,建水库,挖渠道,加固堤坝……慢慢地,洪水被遏制住了。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企业、养殖场的大量污水和居民的生活废水直接排到江中,东阳江开始饱受污垢之苦。

        东阳江在痛苦中呻吟,清澈的江水渐行渐远,浑浊的江水污染了空气。东阳江的儿女们终于开始惊醒,一场保卫母亲河的战役悄然打响。东阳市在变大的同时,东阳江也重返清澈。两岸已经被改造成花园,绿色像柔软的锦缎铺满大地,粉嫩的小红花,紫色的蔷薇花,青翠的芊芊花和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花儿次第开放,争奇斗艳。穿过横锦水库,来到东阳江镇白泉村,我们被一列列别致的房子和精美的园林“镇住了”。在高档别墅区才能有的享受,在这里成了农家日常的生活。

        对于东阳人来说,东阳江不仅是一条江,更是东阳历史人文的象征。千百年来,他们择水而住,枕河而居,依山为邻,繁衍生息,诗意地生活,辛勤地躬耕,他们的传承与创造,汇成了东阳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恐龙化石、新石器、五代婺窑、春秋古墓………它们都在向人们诉说东阳不朽的辉煌;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中国建筑之乡、中国木雕之都、中国影视“好莱坞”,这些金名片则向世人展示了东阳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东阳江,我的母亲河!

        (作者为公务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