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次,我陪同北京几位客人去葫芦岛市的九门口长城和秦汉遗址参观。由于都是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当地政府十分重视,专门安排了一位专业素质较高、口才也好的导游员负责讲解。讲得确实不错,令人不太惬意的是,这位导游小姐一口一个“各位领导”,贯穿于两处参观的始终。我感到很尴尬,便特意予以纠正说,他们都是博士生导师、大学教授、研究员,可以称“老师”或者“先生”。导游员点点头,连声说:“是,领导。我一定按照领导的指示办。”下面再讲,只说了两句“各位老师”,马上便又改口称呼“领导”了。
在她的心目中,只有领导是尊贵的,如果称“先生”“老师”便减弱了分量,降低了身份,显得不够尊重。她的年纪很轻,涉世未深,不应深责,何况,完全是出于善意。但其中所反映的“官本位”的思想,却是要不得的。
“官本位”思想,在中国由来久矣。古有“四民”之说,士、农、工、商,士列“四民”之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本身就是“官本位”的反映。因为“士者,仕也”,一经入仕,即为“万民之望”,也便置身利禄之场,随之而来的是“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现代社会,在有些人眼里,当官仍然拥有特权,可以获得比普通人多得多的利益,可以受到人们特殊的尊重。
古代的读书人,对于入仕趋之若鹜,更主要体现了一种对于社会政治权力的依附。儒家的“内圣外王”也好,“致君泽民”也好,所依凭的都是入仕。在封建社会,只有走上仕途,才有望实现政治抱负与自身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士人的悲剧性,在于他们参与社会国家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驯服于封建统治权力的过程,最后,必然形成普泛的依附性,就像台湾学者徐复观所说:“知识分子一开始就是政治的寄生虫,便是统治集团的乞丐。”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官本位”的典型特征,是社会的各个环节、各个阶层,都是以官为本,以权为纲,以仕途为个人事业的选择导向;一切都要按照官爵来排位次、分等级、列尊卑、定高下。俗话说,“官大表准”,“官大一品压死人”。于是,官高位重者自然就颐指气使,作威作福,不可一世。《聊斋志异·夜叉国》中有一段话,对此作了惟妙惟肖的描绘:
问:何以为官?
曰: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
清末一首《京都竹枝词》是这样描写的:
一双蔗棍轿前催,曲巷回过喊若雷,
更有双鞭前叱咤,威风扬起满城灰。
二
一个读书士子是不是发迹了、有出息,自古以来,一个显著标志,或者说验证标准,就是看是否入仕做官。读过古代典籍《战国策》的,当会记得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以忽乎哉?”
“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以忽乎哉?”两千多年前,苏秦先生所给出的结论,至今仍没有过时。
也正是为此,一旦为官作宦的愿望得以实现了,这时所反映出的心态,往往是踌躇满志,忘乎所以,得意忘形。唐代诗人孟郊,连续两次名落孙山,久困名场,到了四十六岁那年,才幸得进士及第,因而,他再也按捺不住狂喜之情,写出了那首披露心曲却饱遭时贤与后辈讥讽的浅薄的诗章:“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时至今日,出巡喝道,“双鞭叱咤”,青红皂隶前后护卫之类的官场排场不见了,称呼也由知府、知县改成了市长、县长。但是,“长官,长官,官者为长”,“官者,牧也,管也”的陈旧观念,仍然在一些人头脑里盘踞着。讲排场,摆阔气,皮包要人提,雨伞要人打,茶杯要人送,讲稿要人写;住要高级,车要豪华,一台轿车不够,还得配越野车、大吉普,什么丰田、现代、奔驰、三菱、凯迪拉克……不一而足。此类现象,几乎是随处可见的。
这样,留给人的印象,仍然是官贵民贱,官为“万民之望”。影响所及,即便是纯学术会议或者各类专业会议,行政领导也都要头排就座;大学、中学举行校庆活动,邀请的重点对象,也都是相关领导和校友中的位高权重者;至于最应受到尊重的老教授、老专家,倒成了可有可无的对象。有的把本校出了多少大官作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向官位靠拢。专业技术人员、演员、教师、医生、厨师,也要用行政职级来套。有的画家、书法家,被评为“人民艺术家”,立刻获得厅级、司局级甚至省部级待遇。甚至一些寺庙,也要给和尚、道士定上职级待遇,以至闹出“处级方丈”“局级住持”的笑话。
上述两类情况,前者为颠倒重轻,后者为职级泛化,都是亟须扭转与纠正的不良社会现象。
三
“官本位”体现了一种体制设置与政治文化,它所包含的意识、思维、机制、行为,在中国已经盛行了几千年。一个以官阶高低为标尺,由行政权力搭建起来的金字塔,关涉整个社会人群的利益分配、权位较量、意志施行,严重影响了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特别是人生价值追求与事业选择导向。
记得有一次,因为我有一本散文集被译成英文与阿拉伯文,要到法兰克福去参加国际书展,于是,去外事部门办理出国手续。一位工作人员为难地说:“干部太大,职位又高,而事情太小,实在不好处理。”我说,我是作家,原来虽然当过领导,现在已经退位了,没有什么职位高低问题;况且,一部作品能够翻译到国外去,也不算小事。他却扑哧一笑:“无论怎么说,你也是领导。”
领导,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定格了,不管你怎么转身,怎么变轨,高官的形象也消解不掉。其实,这种“尊重”本身,也常常令人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古籍记载,北宋年间,北方民家做红白喜事时,往往请相礼者做司仪。魏国公韩琦在枢密使任上回到故乡邺县。一日,到一姻家出席宴请,看到筵席上放有一盘荔枝,便顺手拿起一颗,刚刚剥开,正想放进嘴里,相礼者突然大声唱道:“资政殿大学士吃荔枝了,请众宾客同吃荔枝。”韩琦讨厌此人饶舌,就把荔枝放回席上,相礼者赶紧又唱道:“资政殿大学士放下荔枝了,请众宾客也要放下荔枝!”
看来,领导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这位身为魏国公的高官,连想要安安生生地吃上一颗荔枝也难以办到。
以什么为本位,直接影响到称谓问题。几十年来,我们社会日常交往中,称谓上的变化,十分显著。解放初期,革命队伍内部互相以同志相称;后来,滋长了官僚主义,下级遇到上级,则改口称呼官衔,不管正副,一律都叫书记、局长;甚至已经退休多年,仍然要按照原有的官职称呼,以示尊重;新时期,市场经济盛行,有的互称“师傅”,尊重一些称呼“老板”“老总”,亲切一点的则以“大哥”“大姐”称之,而最高贵的还是称呼“领导”。变来变去,唯独不见专家、学者概念的呈现。
就此我想,日常交往中,什么时候能够把知识、学问突出出来,那么,这个社会可就是向前进了一大步。现在,党中央明确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而且,对于引领社会风尚的主流价值导向,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作者为散文家,散文集《春宽梦窄》获鲁迅文学奖,曾任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