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闪闪发光的舞台,一群热爱唱歌的00后孩子,三位青春洋溢的明星老师……近日,一档原创儿童节目《中国新生代2》引起了观众的关注。虽然是歌唱节目,却没有PK淘汰环节,它是娱乐节目,但是却融入了公益和传统文化元素,它是“真人秀”,但是却没有成人世界电视节目的世俗与争斗。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在这个舞台上不仅唱得好、玩得好,而且学得好,这些“不一样”成为《中国新声代2》抢滩“真人秀”市场的重要筹码。
纵观近年来的综艺节目,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引进来”的“真人秀”大放异彩。“舶来品”虽然好看,却反映出当下中国电视缺乏原创精神的现实。尽管短期的引进模仿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节目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原创精神的缺乏势必会影响中国电视的长远发展。这一点从2013年歌唱选秀热到2014年亲子节目和真人秀扎堆的现象中便可见一斑。“谁火跟谁,不怕不火,只怕没有”似乎成了各大电视台的金科玉律。很显然,跟风与模仿可以催生节目的产量,却无法提升节目的创意和质量。荧屏呼唤“中国创造”的综艺节目!
早在2013年夏天,湖南金鹰卡通频道直面儿童无歌可唱的现状,推出了一档全新的原创儿童歌唱节目——《中国新声代》第一季。节目以“温暖、有爱、纯净”为基调,独创了“无淘汰”的节目模式,引入了国内首个动漫虚拟主持人——“麦咭”,并且深入选手的家庭成长环境,呼唤社会对孩子心灵成长与教育的关注。植根于此,节目还首创了“1+6”的亲子家庭观看体验,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能够在欣赏节目的同时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今年夏天,《中国新声代》第二季在一众亲子节目的夹击下归来,在去年节目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原创内容和创新元素。“无PK无淘汰”的节目模式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扬,取消了“麦咭班”,每个孩子都可以加入音乐老师班级,真正地将舞台变成孩子们尽情歌唱的天堂;完美地植入公益慈善元素,孩子们进入导师班级后,不是为个体,而是为班级荣誉而战,胜利的战果不是金钱名利,而是为山区孩子捐建音乐教室,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关爱他人、奉献爱心;鼓励孩子进行歌曲原创,多首00后孩子们的原创歌曲在节目中亮相,其中15岁男孩柴恺能根据爷爷奶奶的真实故事创作的歌曲《再相见》,感人至深。
尤为值得称颂的是,每期节目还安排了特别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习以“指派任务”的形式巧妙地融入其中。京剧、戏曲、叫卖口、古诗词……蕴含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歌曲经过专业老师的重新编曲和孩子们的演绎再次焕发勃勃生机。节目中吕兴阳与京剧小演员和京胡小乐手默契搭档演唱了《粉墨人生》;赵梦哲从民间传统叫卖口入手,将《磨刀老头》唱出了摇滚范;邱暄祺则用轻松明快的节奏演绎了《弟子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新声代》以巧妙的方式让孩子们主动接触传统文化,并主动承担起传承传播的重任。台上的孩子们固然唱得过瘾,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听得也十分开心。
“电视不生产节目,电视生产观众”。在大众文化无孔不入的当下,费斯克的名言如在耳畔。然而,如何赢得观众?如今的观众口味多样善变,再也不是传统意识中等待被灌输的整体大众,而是亚文化结构下不同意义的生产者和流通者,“依葫芦画瓢”的模仿、肤浅的搞笑、无尺度的放大窥探欲自然是行不通的。或许,《中国新声代》在原创道路上的大胆摸索可以给业内新的启示——综艺节目要想获得高收视率和高社会关注度,除了好看、好玩外,还要“脚踏实地、潜心修炼、融会贯通、提高段位”,以此戳中观众的“软肋”,走进观众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