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31日 星期日

    中外文化交流

    梅兰芳诞辰巡演轰动美国

    本报记者 王传军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31日   08 版)

        2014年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美国纽约和华盛顿日前迎来了以“双甲之约”命名的纪念梅兰芳大师诞辰120周年梅派精品剧目展演活动。该活动由梅兰芳艺术掌门人、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提议,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策划,旨在纪念梅兰芳这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京昆艺术传承与革新的一代宗师,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推动京昆艺术的发展。

     

        1929年底至1930年4月,梅兰芳大师首次将京剧带到了美国,在美国纽约、芝加哥、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檀香山、圣地亚哥和西雅图等城市进行巡演,引起了轰动。据悉,当时美国评论界从对中西表演艺术的横向比较和对西方舞台艺术的反思中,充分肯定了梅兰芳大师的艺术成就,这为梅兰芳舞台艺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美国南加州大学曾授予梅兰芳大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以表彰其为介绍东方艺术、联络中美人民感情、沟通世界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弹指一挥间,84年后的今天,梅葆玖先生集合当今部分梅派传人,精选许多部梅派经典剧目,沿着其父的足迹,重走其父的巡演之路,可谓意义深远。梅葆玖先生在华盛顿首演开幕时说,在传统中华文化中,干支纪年法以60年为“一甲子”,120周年即为“双甲子”,具有隆重的纪念意义。作为活动策划人的李恩杰院长告诉记者,重走梅兰芳大师的巡演之路,不仅仅是对大师生前创造其艺术成就的节点之旅的回顾,更是让我们重新思考大师的京剧创作道路,为我们今天如何重塑京剧辉煌寻找答案。

     

        据报道,在纽约演出时,此次负责北京京剧院美国之行运作的吴氏策划团队原本担心拥有5层2800座的林肯中心科赫剧院的上座率,因为开票时间只有短短三周,而京剧在美国演出一般也都是向华人社团送票的方式,但此次宣传攻势启动后,受到纽约当地媒体的关注,一层楼座的票两天便几近售罄,主办方紧急加售二层楼座的票,演出当天更是一票难求。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当年演出的盛况,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窦晓璇、王梦婷等穿上华美的戏服来到当年梅兰芳演出的49街剧院附近,也就是现在纽约标志的时代广场,进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行为艺术”,过往的行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并上前跟演员摆出京剧姿势合影。

     

        继纽约成功演出后,8月27日和28日,梅剧团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登台,向当地观众呈献梅派经典剧目《梅华香韵》和《穆桂英挂帅》。《梅华香韵》由五段折子戏组成,包括《天女散花》《廉锦枫·刺蚌》《抗金兵》《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其中,梅葆玖先生唯一的男旦弟子,也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梅派唯一的干旦传人胡文阁担纲主演《贵妃醉酒》。本次演出人员阵容庞大,包括46位京剧演员和41位乐师。据介绍,演出的梅派经典折子戏都经过了精心裁剪,秉承了梅兰芳大师“移步不换形”的创作理念:一方面,其内容的“唱、念、做、舞”仍保持了梅腔梅韵雍容华贵的特点;另一方面,不仅整体构思精致,而且舞台装潢富有时代元素,具有较强的视听冲击力和现代动感,让人耳目一新。

     

        当梅剧团在肯尼迪中心首演时,记者发现,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售票处,当地观众排长队购京剧票。更让记者叹为观止的是,可容纳2300多人的“歌剧厅”几乎座无虚席,而且接近一半的观众都是洋面孔。演出期间,观众席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为京剧的艺术魅力而喝彩。《霸王别姬》的剑舞是梅兰芳大师一手创作的戏曲舞蹈,充分体现了梅派表演艺术的美学观点。一曲妩媚潇洒的剑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虞姬的离愁别恨和强作歌舞的复杂情怀,可谓声声悲凉、步步惊心。

     

        “双甲之约”美国巡演在当地引起轰动。《纽约时报》首席乐曲评论家托马西尼更是图文并茂地对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此次演出为梅派的“稀世之旅”。他还专门对《霸王别姬》这段剑舞做了描述:身着美丽服饰的虞姬在舞台上就是一幅隽永的美人图。身姿飞旋,衣带飘转。她将剑潇洒地抛向空中,随后又灵巧地反手负背接握。一套动作平稳流畅,引来观众热情的掌声。压轴戏《贵妃醉酒》中的下腰、卧鱼、醉步、扇舞等身段和步法,把杨贵妃的强作矜持、借酒浇愁表达得酣畅淋漓,为首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报华盛顿8月30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传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