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9日 星期五

    时代先锋

    雷锋故里的消防兵

    ——记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

    作者:龙军 禹爱华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9日 09版)

        在雷锋家乡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有这样一支消防队伍:他们以雷锋精神鞭策自己,进行着跨世纪的道德接力和传承;他们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这就是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

     

    锦旗背后的故事

     

        在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办公室的墙上,锦旗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每一面锦旗后面,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2006年4月18日深夜,望城区黄金乡长沙金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出现火情,燃烧区存放着22个高3米、直径1米充装氟利昂的金属罐,还有10多个氧气瓶,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面对险情,消防官兵毫不犹豫地冲进火海。由于火场温度过高,消防队员的衣服都已烤干,甚至都能闻到毛发烧焦的煳味。

     

        经过两个多小时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但是里面的金属罐和氧气瓶依旧让周围居民提心吊胆,消防官兵又在已经熄灭的火场坚守4个小时,直至第二天黎明。

     

        消防战士汤达路来自四川绵竹,在“5·12”汶川地震发生时,他家受灾严重,但他仍忍着家园破损、失去亲人的悲痛,在北川灾区和战友们一次次冲进危房、一次次刨开废墟。

     

        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建队以来,官兵灭火救援出动6700多次,参加社会救助3420余次,营救被困群众850人,挽救财产价值10亿多元。

     

    特殊的点名仪式

     

        “雷锋!”“到!”每天早晨集合,教导员第一个点名“雷锋”,全体队员总会齐声答“到”。这个特殊的点名仪式,一直在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传承。

     

        向雷锋学习、朝雷锋看齐是大队官兵们心中的道德标尺,贫困的孩子无钱上学,他们从工资中省出一份;孤寡老人生活无依,他们定期上门探望。他们让百姓真切地感受到“雷锋”就在身边。

     

        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还和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结成共建对子,关注残障孩子,弘扬“雷锋精神”。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编制了全国首部盲文版《消防安全知识手册》,成立了全国首个消防特殊教育基地,编排了全国首套安全知识手语操,填补了全国消防宣传教育史上的多项空白,使该校师生接受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率达100%。

     

        胡婷是大队官兵结成的爱心对子之一。2008年,与胡婷结成对子的王金银接到赶赴汶川灾区抢险的任务,临行前王金银犯了难:“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胡婷的学业该怎么办?”作为战友的田原野接过接力棒,田原野退役,张定轩接过接力棒……爱心接力在延续,如今胡婷每个月都会收到来自张定轩的资助款。

     

        “消防哥哥是我最尊敬的人。”在老师的翻译下,胡婷带着微笑用手语诉说着自己的心声。

     

    不成文的内部规定

     

        为了不影响居民休息,官兵早晨出操经过居民区时不喊口号;晚上12点以后出警,在不影响速度的前提下不拉警笛;扑救家庭火灾时尽量少用水,以减少水对财物的损失……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这些不成文的内部规定虽“微小”,却让当地百姓感到“服务的温馨”。

     

        “放低姿态、诚信于民、服务于民”,这是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官兵在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中的定位和目标。望城区某酒店负责人说起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连夸他们服务周到。消防官兵主动上门为酒店员工提供消防知识培训,定期到酒店检查。

     

        此外,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还深入乡镇农村,依托全区40多家农村书屋,建设消防志愿者服务站,配发消防宣传资料和灭火器材,把消防安全知识送进乡村的每户家庭,大大提高了农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控能力。

     

        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与地方合办“周末育才学校”,培养了一批电脑小专家、汽车修理工、等级厨师等实用型人才。

     

        “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团结依靠群众,坚持学习雷锋,真正做到执法为民、救灾护民、灭火卫民、拥政爱民。”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教导员吴宏武说。

     

        “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先进集体”“雷锋式模范消防大队”,自1978年建队以来,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获得国家、省、市、区240多项集体荣誉。(本报记者 龙 军 光明网记者 禹爱华)

     

    雷锋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本报评论员

     

        新时代的雷锋,这是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官兵共同的名字。官兵们不忘自己是雷锋故里的消防兵,牢记使命,在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工作之外,还心贴心地关心群众,实打实地回报社会,成为雷锋精神的一道闪光。

     

        消防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有时甚至是生命与死神的较量。面对一次次惊险万分的火情、灾情,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没有退缩,用血肉之躯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满墙的锦旗,难以计数的荣誉,既是对他们的褒奖,更是舍生忘死的证明。那句“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身影”的歌词,不仅唱出了官兵们的心声,更是对群众的庄严承诺,是群众路线的矢志践行。也让他们无愧于“雷锋故里消防兵”的名字。

     

        雷锋精神,是官兵们须臾不可懈怠的行动指南,也早已具化为日常的一点一滴。新兵们入伍时,第一个参观地点是雷锋纪念馆;老兵退伍时,最后一个参观地点还是雷锋纪念馆。官兵们在工作时,想的是如何把对百姓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工作之外,想的是如何帮助困难群众、回报社会,这些早已成为官兵们生活的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时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而对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的战士们来说,受助残障孩子用手语说出的那句“消防哥哥是我最尊敬的人”,就是最大的褒奖。见贤当思齐,官兵们的榜样风范,值得后来者学习,值得全社会弘扬,值得持之以恒地追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