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5日 星期一

    合拍片《夜莺》打动法国观众的启示

    任姗姗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25日   14 版)

        一位中国老人、孙女及一只鸟儿,结伴完成了一场归乡之旅——中法合拍片《夜莺》用散文一样的笔调描述了这个简单的故事,却深深打动了法国观众。自5月7日上映以来,该片在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同期动作片《破坏者》和多部法国本土片中脱颖而出,在全法国多家电影院线放映超过3个月,第9周观影人次便超过10万,相当于每600个法国人中就有1人看过该片。据法国国家电影中心统计,每年在全法上映的影片中,只有30%的影片观影人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巴黎不论是街巷还是影院,《夜莺》海报上那一抹绿色都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对飞速发展的现代中国赏心悦目的心灵之旅”“优美展现中国现代与传统的两面”等赞美之词频繁出现在法国主流媒体对《夜莺》的评论中。这部电影缘何打动法国?对中国来说,《夜莺》的法国之路意义何在?

        中法合拍片,是《夜莺》独特的身份,也是其走入法国商业院线的第一张名片。2010年,中法签署电影合拍协议,规定只要是中法合拍片,在两国均可被视为“本土片”,不受电影进口配额限制,也不占用分账大片的名额,为中法电影合作和贸易开放了一个绿色通道。《夜莺》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导演、编剧为法国人,主演全是中国演员,中法各出制片人,前期拍摄主要在中国,音乐、录音、美术设计、化妆以及后期制作则由法方完成。这种共同投资拍摄、版权共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最大程度凝聚了中法电影人的智慧和各自电影工业的优势。

        合拍片不仅是一种身份,更应该代表一种电影工业模式和品质。能在世界艺术电影之都的法国赢得观众,《夜莺》最终还得靠电影的艺术品质说话——讲一个中国人和法国人都能接受的好故事。所以,合拍必须从源头开始,共同编剧才能避免外方创作者对中国不甚了解,凭想象或道听途说以致剧情与中国现实脱节。《夜莺》从筹备到完成花费了4年,作为编剧和导演的法国人费利普·弥勒长期在中国体验生活,还学起了中文,并坚持用汉语拼音写日记,同时走访中国的城市与农村,观察中国普通人的家庭状态,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最终将“中国式家庭”确定为影片的主题。

        对于中法乃至不同国家的观众而言,家庭是一个巧妙而智慧的切入口,如何解决传统家庭伦理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对立,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夜莺》用展现中国人家庭伦理和亲情的故事,表达出中国现代社会的诉求——中国人不仅仅为了追求金钱而生存着。虽然是中国的故事,但它有一个全世界观众都关注的主题,蕴含着全世界观众都接受和认同的情感和价值观。

        尽管还未在国内上映,目前《夜莺》的版权已经销售至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以色列、瑞士、西班牙和我国台湾等地,收到全球27个电影节的邀请,并斩获3项国际大奖。《夜莺》走出去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借助电影的艺术形式,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既生机勃勃又充满温情的今日中国。这部电影以普通中国家庭的故事和广西优美如画的风光,向全世界诠释:是一代代中国人的勤奋努力,实现了中国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是一个个家庭内部的沟通与理解,促成了全社会传统理念与现代思维的和谐共存;是乐观善良的中国人与这片土地上的壮丽山河,共同书写了一个可爱的中国。

        (作者为人民日报文艺部记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