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3日 星期六

    中国“外脑”

    世界级专家为什么首选中国

    艾德铭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23日   11 版)
    艾德铭

        我是一名致力于儿童传染病药物研发的德国籍病毒学家。在过去的4年多时间里,我在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担任所长。这个研究所是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建立的。研究所在力争成为分子病毒学和抗病毒免疫领域的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的同时,努力创造国际化的教育和培训环境,为中国生物医学界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中国领导人鼓励创新、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这些关于知识经济的远见,我在来华之前就有深刻印象。和许多外国专家一样,我认为中国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国家,未来对科学和医疗领域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多,中国同时还是一个有着繁荣前景的医药市场。

        来到中国后,我发现中国现今科研体系的实际情况和人们在国外所理解的状况存在着巨大差异。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认为,中国的科研体系很难理解,很难在其中长远发展。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知识产权在中国没有得到很好保护”之类的误解。但依据我们在上海巴斯德所的经验,实际情况远比海外媒体报道的更好、更规范。

        我看到,由于高层次海归科学家的贡献,中国已经具备了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创新领袖的关键条件,但中国还没有成为该领域世界级外国专家的首选地。改善当前中国创新环境,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在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通过产学资助计划,提供生物科技企业资助,以及将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作为科研的评价标准,来形成更好的激励机制。应该高度重视科学发现带给社会的实际好处。科学家应当为发表一篇世界级的科学论文而自豪,也应当为研发出拯救生命的药物而感到同样的自豪。

        第二,可以利用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大规模战略合作这一平台,提高中国的吸引力,吸引外国人才来华长期工作。这种合作不仅仅是组织一些活动,而应该基于共同的战略目标,关注真正的效果,通过良好的长期计划来获得更大成功。当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框架,外国人才才会发现中国更具吸引力。

        第三,完善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的专门法规,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保障其在华工作的权益和创新成果,更好地消除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前的疑虑。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将会极大地增强中国在创新方面的吸引力,这包括确保所有科研项目,例如卫生部的项目,对所有来华工作的专家开放,而不因国籍而有所限制。同时也需要简化外国人才创业行为的行政手续,例如为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早期监管指导,让他们从创业到融资都能获得便利。

        总之,建设更好的机制来吸引和挽留非华裔外国专家在中国的科学体系内工作,可以确保中国成为世界级专家选择开展高级国际职业生涯的地方。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外方所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