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会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基础和关键,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笔者认为,真正实现人才驱动,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比起改革开放初期对人才政治上的解放、经济上的解放,这个“解放”处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层面,因而更加艰难且任重道远。
要让人才流得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反观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未牢固,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很欠缺。所以说我国人才发展,面临的这个更高层次、更深层面的“解放”包含了破除人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机制障碍、制度障碍和政策障碍。
“良禽择木而栖”,人才总是要向能够发挥其才能、体现其价值的地方流动而争取“被用”的。人才流动是人才实现有效配置、发挥其作用的有效途径。要想用好和吸引更多创新型人才,首先要解决人才流动过程中的障碍。
当前不容回避的问题首先是,妨碍流动人才的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壁垒依然存在。“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通道尚未完全开通,人才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流动困难,阻碍了人才流动走向完全市场化,制约了人才要素的主体作用发挥。
其次,户籍障碍依然是限制人才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户籍“捆绑”的功能太多,导致人才流动的直接成本较高,不利于人才流动。此外,当前我国没有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在各地区、各单位间具有明显的差异,造成了人们进行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时的选择困难。
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需要在改革中一一加以消除。
用好人才更关键
“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这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为今后人才工作指明的发展方向。
要想用好、吸引、培养出一支规模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破除存在于人才的选拔、评价、任用过程之中的现实障碍。比如,要破除一些地方在识才、选才和评价人才问题上仍然存在着的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四唯”观念。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长期以来“四唯”观念盛行的后果。长期以来,受旧的人才观,特别是“唯学历论”的人才观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在社会地位、薪酬待遇方面的差距,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推引着技能人才队伍走向“被遗忘的角落”,造成了目前在我国六大类人才队伍建设中高技能人才最为紧缺的局面。
还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人,对自己拥有多少人才如数家珍,但对人才的作用发挥如何则心中无数。更有些地区、单位争相攀比高端人才引进的数量,既不看长远的使用前景,也不看近期的使用效益,形成了在引才过程中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仅仅拥有人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好这些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做出最大的贡献。
消除人才“低效用”
在用好、吸引、培养创新型人才上下功夫,就要“以用为本”,为各类人才提供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与路径。
近年来,过度行政化现象正制约着人才的发展。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被现存体制裹挟着进入行政层级的上升通道。单纯技术职位,无论是从待遇、还是话语权来说,都远不如行政领导。在官本位的价值体系和利益驱使下,只有顺应和服从现有的规则,个人才华才能得以施展、个人利益才能得以保障。
泛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与中国对创新人才的渴求,越来越碰撞出矛盾。一方面这一模式不具备创新人才产生的土壤和环境,另一方面,即使人才能够在体制中生存和适应,最终也会被一种长久以来已经固定的单位“潜规则”所同化。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难题”所体现的问题,就是“官本位”观念、过度行政化的必然结果。
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按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指出的那样,树立起人才驱动的观念,进一步解放人才,用好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学会招商引资、招人聚才并举,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广泛吸引创新人才特别是我国当前紧缺的人才。
(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