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对暑假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义,原先只是休息休闲式的暑假模式,逐渐开始为实习、实践、出国游学、选修学分等更有意义的事所取代。怎样度过暑假才更有意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和同学们的说法。
忙碌的一个学期结束了,两个月的暑期生活像一张洁白的纸,等着大学生尽情涂鸦。心志和胆子有多大、视野有多大、大学生的脚步迈得就有多大。这个暑假,大学生们又选择了在哪儿留下自己的回忆?
暑期出国交流:换种语言生活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大一的王悦聪在这个暑假参加了学校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的交流项目。她早早就通过了托福100分的语言成绩要求,在为期6周的时间里选修了两门课程,《当代心理问题》和《在知识领域的管理和领导》。
“通过这个机会可以在假期学到一些国内学不到的课程,体验世界名校的教育。”王悦聪说。在《当代心理问题》这门课上,一个课堂5个学生,只有她一个是中国人,也是唯一一个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这门课十分注重辩论的环节,王悦聪承认,刚开始的时候十分不适应,无法融入讨论,她说,“自己必须努力去不断适应。”而在《在知识领域的管理和领导》这门课上,学生大部分是公司的经理,“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王悦聪说。
王悦聪还希望能够在这短短的6周内,了解一个真实的美国,为自己今后是否选择出国读研做一个“前期考察”。她提到,第一次一个人来到异国他乡,需要用另一种语言交流的自己,在独立生活的能力上也有了很大提高。
虽然才上大一便出国交流,但王悦聪没有感到孤独。“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在异地保护自己,收获友情分享彼此的经历,怎么会孤单呢?”她笑着说。
对于什么是有意义的暑假生活,她认为,暑假是一个整段的时间,是大学生用来专注提高某一方面的技能、开阔视野的时机。“有意义的暑假应该是充实的!”她说。
暑期实习:为就业来场“练兵”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翻译系大一的王思蒙在实习日记里写道:“我们期待着有机会出去,去面对不同的人和新鲜事物,哪怕这件事需要起得比在学校早读的日子还早,需要去挤小升初报名现场或是伏天去报道火灾。”
在7月5日到8月5日这短短一个月里,她已经在楚天都市报发表了45篇稿子。虽然所学专业是翻译,但王思远依然希望可以成为一名记者。
第一次在报社实习,她感慨“收获颇丰”:在民办初中报名现场受到各种排斥,最后只好转暗访;和一车记者去机场围堵奥赛获奖者;为了调查大学生抄袭现象不断追访;每天都在酷暑下奔波于各大采访地点,一天不知道要转几次公交,熬夜写完稿子累倒在宿舍的床上……“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不一样的体验,我享受这样的过程。”王思远说。
在实习过程中,王思远认为不能把自己当实习生看待,而要以一个专业记者的素质来要求自己。“在采访时,记者和实习生是平等的,大胆交流,会有很多人忙不迭地记下你问出的问题的答案,在不忘学习的同时,也要记得不要看轻自己。”她说。
实习结束后,王思远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欧洲,放松下心情。“劳逸结合,暑假就是一个不断丰富经历的美好时光。”她说。
暑期实践:看看学校的“恩人”
7月30日到8月5日,浙江大学的曾旭东和他的6位同伴组成一支团队,前往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8月,日寇进攻上海,威逼杭州。竺可桢校长毅然率领浙江大学全体师生,踏上西迁流亡办学的艰苦历程。1937年9月起,至1940年2月定居遵义、湄潭、永兴止。“浙大一直感恩湄潭的收留之恩,作为浙大的学生,我们也希望能怀着这份历史恩情,去湄潭走走看看。”曾旭东说。
在以茶叶产业为经济发展支柱的湄潭,实践队的同学参观了当地的茶厂。爬茶山,实地考察从采摘到生产、包装的过程,了解茶叶对当地的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曾旭东回忆,有一次,他们听一个老茶农在茶厂介绍湄潭当地茶发展的历史。几十年的劳作,茶农们的贡献对湄潭茶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文化水平可能不高,但他讲得很细致,用简单的语言说清楚了很多难懂的道理,我们也学会了怎么选茶、买茶、摘茶。”曾旭东说。
“社会实践真正让我学会了吃苦。”曾旭东说,“先是13个小时乘动车从杭州到重庆,再是7个小时的快车从重庆到遵义,最后搭两个小时的大巴才到湄潭。坐着硬座度过一个晚上,完全无法睡着。在炎炎烈日下爬茶山,每个队员的手臂和脸颊都被晒得通红。”
“了解学校西迁的历史,让我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毕竟当初的西迁这么辛苦,使学校得以保存,我们现在的学习应该更加努力。”曾旭东说。知识改变命运,也正是浙大带去的先进知识,才使得一个贵州贫困的县城得到发展和进步。
曾旭东觉得,过去的暑假常是纯粹的旅游,而这次亲身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全过程,让他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暑假”,更加深入基层、接近社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开阔视野等,都是短短一周内得到的巨大收获。
8月6日至8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实践团队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东胜区、准格尔旗)两地展开了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调查。实践团队以“关注蒙语发展,保护民族语言”为主题,以城市中心为着力点,延伸到城市边缘地,采用发放调查问卷、随机采访等形式获得了大量与蒙语生存现状相关的信息资料,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实践队队员徐怀丰感慨:“头顶烈日跑到街头发调查问卷,没日没夜地写新闻、日志、简报,微博,这对我们团队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份珍贵的回忆。我们真的不希望蒙语只存在于过去,希望能有切实的政策可以保护蒙语,保护少数民族语言。”
暑假小学期:多样化课堂任你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行“暑假小学期制度”。在小学期内,学校会开设全校性选修课程、人文通识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等多种形式的课程,作为学生大学学分的一部分。
6月30日到7月28日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小学期。该校大二的李欣欣对小学期里开设的讲座很感兴趣。学校邀请校友开设讲座,不仅涉及专业知识,还涉及一些人生经验、成功学。李欣欣提到,师兄在一次讲座中提到了创业的前景和现状,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及创业难度,“可以听到师兄的实战经验,挺开阔视野的。”
今年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小学期的第一年。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安排从大一就开始实习,在学校的实验室动手操作和外出去厂家参观,全程有老师陪同讲解。该校的一名大三学生曹建认为,一些专业提前让低年级学生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接触实习,增进了他们对专业的了解。“这会减少学生盲目转专业。”曹建说。
在开设小学期后,原本要求在学期末之前要完成的课程设计,也被单独安排在了小学期。曹建认为,这种改变能够让他有更加集中的精力去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课程设计报告。他说:“以前没有小学期,期末考试和课设撞在一起,特别费劲。现在有了小学期,相当于把期末考试提前了,我们也就可以专心做课设了。”(本报通讯员 张心怡 本报记者 张春丽)
教师指导
暑期小学期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 任新钢
自2011年以来,北京化工大学在每年的7月开设“小学期”,为期三周。小学期对象不仅包括本科一至三年级的学生,还包括研究生。在暑期设置小学期,可以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研究、交流的机会和空间,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学生的多样性、个性化发展和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每年小学期共开设各类100余门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大一学生体现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的原则,大二学生着重加强实践环节,大三学生突出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提高。国学和国际大师系列课程,学科前沿和科普讲座系列课程,学生实习实践以及企业工程师讲坛,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与创新、学科竞赛、创业体验等活动都是小学期的重要特色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选课程免费学习,在暑假更好地“充电”。
我校还开设了国际化课程,聘请了56名美、英、加等国家知名大学及研发机构的知名专家开设了36门国际化课程。开设国际化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面对面聆听国际著名教授的教诲,了解国外高水平大学授课模式和专业领域国际化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拓宽了视野,也能给学校带来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暑期实习应成为“必选动作”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朱若霞
大学生的暑假万万不得荒废,沉溺于网络、一整天无所事事。是否利用好暑假会对一个人的人生形成关键性的影响,而“实习”是我认为的每个暑假不可缺少的“规定动作”。“规定动作”一定要保证,其他安排可以根据个人精力而定,但归根到底要利用暑假为自己的就业铺路。
对于大一、大二、大三的暑假,规划也不同。大一的暑假是用来尝试的,因为大一对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就业方向还不确定,这个暑期可以尽可能多地去尝试新鲜事物,打工、支教、暑期社会调研、出国交流都是丰富阅历的机会,但要得到有价值的收获。
大二的暑假,就不能再和大一一样漫无目标,每个人都要初步找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寻找一份与自己就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去单位、做项目,都属于实习范畴。许多大学生依然认为实习是大三才干的事,但现在的用人单位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实习经历,多一次实习经历绝对是大学生在应聘上的重要筹码。
到了大三,每个人对未来的规划变得更加明确和个性,对于找工作的人来说,更需要寻找一家与就业方向相关的单位,进行一次比大二更为深入的实习;对于考研和打算出国的,则需要摆好心态安心备考。大一到大三,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学PS,学学开车,提升各项技能等其他方面的学习,或是旅游、娱乐,这些属于“自选动作”,当然没有必要把整个假期都用来学习,在确保“规定动作”后进行“自选动作”,会为暑假增添更多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