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9日 星期二

    那山 那路 那人

    ——云南藏族农民企业家斯那定珠的梦想与坚持(上)

    作者:李晓东 任维东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9日 04版)
    斯那定珠在施工现场。资料照片

        10岁,他第一次穿上鞋,跑遍全村告诉小伙伴。

     

        11岁,他在父亲带领下,花5天时间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县城,见到公路,认识汽车,萌生老家也要有公路的梦想。

     

        13岁,他怀揣35元,拎上装天然水晶石的破口袋外出打工。

     

        35岁,他带着打拼来的数千万元回乡。用了16年时间在一片质疑声中将人马驿道建成宽阔柏油路,将老家巴拉格宗建成国家公园。窘迫的村民走上致富大道,村民称他为“第二个太阳”。

     

        这是一个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故事,一个属于藏族农民、云南文产集团香格里拉县巴拉格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斯那定珠的传奇。

     

    从大山走出的孩子

     

        斯那定珠的家在云南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巴拉村,坐落在三江并流深处与世隔绝的巴拉格宗雪山脚下,海拔近3000米。

     

        巴拉村雪山环峙,峡谷壮美,但交通不便。过去村民出行靠悬崖峭壁上的人马驿道,宽不足1米,走出村子要整整两天,有人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峡谷,是香格里拉县最后的“原始三部落”之一。村里原来有60多户人家,由于生活艰辛,有办法的人家陆续迁走,最后仅剩下14户。

     

        斯那定珠对幼时的艰难记忆犹新。他到乡上读小学,要走三天三夜的山路。到了冬天,村里便缺粮,需要翻山走两天路到邻村去借,大雪封山深达数米,只得循着树梢滑过去,相当危险。11岁,他跟着父亲,哭了多次走了5天才第一次走出大山,到达香格里拉县城。县城宽阔的马路、奔驰的汽车、明亮的电灯,让他见识了不一样的世界。

     

        13岁那年,斯那定珠决定走出大山去闯荡。

     

        斯那定珠揣着父亲给的35元钱,带着一袋自己从大山里挖掘的低品位天然水晶石走出了大山峡谷。

     

        年纪小、不懂汉话的斯那定珠从做伐木工、摆地摊、兜售磁带开始,到参加各种订货会、做地板、开火锅城,跑遍了全国各地。见识越来越广,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最终积累了数千万资产,成为云南藏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斯那定珠成功了,但他内心深处却并不宁静。每到夜深人静时,雪山、冰川、湖泊,牧场、峡谷、森林,便在眼前浮现。想家的日子,夜不能寐。“我要回去修路,让阿爸在家门口坐上车走出峡谷!”这样的愿望不断煎熬着斯那定珠。

     

    倾其所有筑“天路”

     

        1999年底,斯那定珠组建了香格里拉县巴拉格宗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他计划修建通村四级公路、创建巴拉格宗公园,带动乡亲致富。

     

        为筹备修路,斯那定珠不知在乡、县、州政府及各管理部门跑了多少次,肩上挎的资料包烂了好几个。他逢人便说:“我的家乡旅游资源丰富、绝美,怎能在‘金饭碗’旁饿肚子!”

     

        通过数年努力,修公路和建公园的工作终于有了进展,终于获得政府的立项批复。斯那定珠信心百倍,但现实却很残酷。不少旅游专家告诫他,巴拉格宗资源好,但交通条件差,不具备开发条件。就连他所在的巴拉村村民,听说要修路,头摇得像拨浪鼓。与他一起长大的扎西泽仁坚决反对:“修成是不可能的事情,别修了,修成了对你也没有什么好处。”

     

        面对质疑,他一次又一次独自走在人马驿道上。面对高达百米的悬崖峭壁,面对奔腾咆哮的岗曲河水,儿时的愿望再次激发起他的倔劲儿:这段30多公里长的公路,连接着周边4个藏族村落,非干不可,不信干不成。

     

        要修路,须从尼西乡幸福村、水庄村及四川得荣县岗雪村的地界穿过。斯那定珠硬着头皮到各地协调。他与巴拉村村民的征地谈判也极为艰难,第一次全村人来了,没人发言,第二次只有全村的妇女老人来了,言下之意是不和你谈。斯那定珠便耐心地与他们商量,用全村人都希望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去说服每一个人。

     

        2004年9月12日,214国道至巴拉村公路开工建设,斯那定珠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公路规划设计、项目招标到工程施工,他都亲力亲为,尽可能地节省建设资金。很快,准备的资金用完了,他跑遍了香格里拉的所有银行,才贷到4500万元。资金有缺口,他只好找小贷公司和亲朋好友借,多年经营的餐饮企业和五金机械门市部也被卖掉了。

     

        在公路建设中,斯那定珠一面苦口婆心与家乡父老商谈如何修路,一面要与施工队伍就花草树木、溪流河水的保护争论不休,在他看来,因为修路而破坏巴拉格宗的美那是不能容忍的。公路建设缓慢地推进,施工队本着“最低程度破坏改变环境”的原则,实现着斯那定珠公路“舒适、生态、精品、示范”的目标。

     

        2007年年底,从214国道通往深山巴拉村的35公里道路终于修通了。巴拉村从此告别无路的原始日子,一步跨千年。(本报记者 李晓东 任维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