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9日 星期二

    如何看待全球高被引用率排名

    ——访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张晓林研究员

    作者:齐芳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9日 06版)

        日前,路透社公布了全球高被引用率科学家名单。这份名单囊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21个学科领域,通过计算从2002年至2012年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全部论文,罗列了在各自领域被引用最多的前1%的科学家。据统计,全球共3215人次入选,中国有163人次上榜,而在“金砖五国”的其他国家中,巴西有5人次入选,俄罗斯有8人次入选,南非有11人次入选,印度有8人次入选。

     

        对于日前公布的全球高被引用率科学家名单,许多学者表示,虽然与美欧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但与我们自身比,已有很大进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进步势头更为迅猛。这说明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在科学技术、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入,已经收到了实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张晓林研究员表示,这个指标反映出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事实。同时,他也指出,我们应全面冷静地看待高被引用率科学家排名,努力推动中国科技创新进一步发展。

     

        记者:这份名单透露出哪些信息?

     

        张晓林:应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我们国家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原来很少有中国科学家的成果被引用率能进前1%,现在越来越多了,这是可喜可贺的。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几个现象。我国高被引科学家主要集中在化学、工程、材料科学领域,在数学、物理、地球科学等领域也有较好表现,但在农业、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与生态、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动物与植物学等领域只有极个别科学家上榜,在临床医学、微生物学、经济与商业、心理学、社会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我国内地科技界还无人入选,这与我们庞大的科技力量、世界第二的科技投入和世界第二的论文产出量还不相适应,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需要也远远不相适应。况且,我们不能仅仅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大家都知道基础科学的大国强国在哪里,我国科研水平的评价到了应该拿第一流国家和团队做标杆的时候,这才是科学的“中国梦”。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仅仅用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还不够。我们要看科研成果中对基本原理、基础机制、基本方法的原创性突破有多少,要避免只是依靠极速跟踪、海量试验、工艺器件完善、独有资源材料等的创新。否则,就算文章发得再多、引用率再高,也可能仅是沿着别人开创的道路往前走。

     

        记者:高被引率是一个经常被用来测评成果的指标,它能否表明成果更重要?

     

        张晓林:在理想情况下,文章被引用客观地反映了其他科学家对文章的使用。但要注意,引用的原因有很多,采用、支持、证明、评价、驳斥、证伪等,都得引用。还有,不同类型的文章、不同学科领域,引用的情况也不一样。比如综述类文章引用率就比较高,某些学科的引用率也比其他学科高,人文科学引用往往比较少。

     

        当然,在大规模数据基础上、在各个学科归一化处理后,平均来看,文章被全球科学家引用得越多,就说明关注度越高,影响也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明科研成果的水平越高。

     

        记者:就名录本身而言,我们发现入选的几乎都是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几乎没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这是为什么?

     

        张晓林:这份名录是根据科学引文索引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进行排名。这两个引文索引本身就偏向于基础研究,许多技术类、应用类的期刊都没有被收录。而且,“引用”本身恐怕更适合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更适合那些以学术文章为成果形式的领域。同时一些重大的创新往往不是通过学术论文体现出来的,比如,乔布斯设计的苹果系列产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与体制突破带来了今天中国的繁荣富强,但这些很难上得了“高被引排名”。此外,人文社科领域往往通过专著而非论文来体现学术水平。因此,简单的横向比较是不合适的。

     

        总的说来,中国在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上的数量增长值得肯定,但要避免一叶障目。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科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安全面临的挑战相比,中国科学家还必须更加努力。(本报记者 齐 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