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5日 星期五

    抗震救灾英雄谱

    空中生命线上的“1号机组”

    ——成空航空兵某团徐墩利机组抗震救灾纪实

    尚文超 杨进 李君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15日   04 版)

        云南鲁甸地震发生4个小时后,成都太平寺机场,一架运八飞机腾空而起,直赴云南昭通救灾一线。飞机上装载着大量救援物资,还有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40多名救灾人员。担负此次飞行任务的正是成空航空兵某团抗震救灾“1号机组”、紧急空运先锋——徐墩利机组。

        机长徐墩利今年57岁,是有着1.4万多个小时飞行经验的特级飞行员,在彝良、芦山抗震救灾紧急空运中,徐墩利都是打头阵。副机长张勇今年27岁,是一名羽翼渐丰的年轻飞行员。飞机一头扎进了浓厚的云雾之中,能见度很低,加之对流强烈,一路险象环生。如果像往常一样沿民航航路飞行,将比直飞至少多花几十分钟,而此刻哪怕早到一分钟,就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

        “沿直线直飞昭通!”徐墩利果断决定。机组成员密切配合:副驾驶张勇紧握驾驶杆,及时调整修正量,努力保持飞机平稳;领航员张新权、陈博利用导航设备认真校对航迹;通信员张君林、袁兴玉头戴耳机,集中精力收发各种指令。

        飞临四川、云南交界上空时,一股强对流像巨浪般拍打过来,飞机在云端剧烈颠簸。“雷达显示正前方30公里有回波!”领航员张新权报告,这意味着前方有危及飞行安全的雷暴天气。

        “机动绕飞!”徐墩利沉着下令,飞机迅速调整航向,向左绕飞10余公里。徐墩利对这条航路已成竹在胸,他曾在前一天晚上一遍遍地回忆以往在昭通机场飞行的经历,默想机场的俯视方位、周边地形、进出航线。飞行准备时,他反复叮嘱张勇:“低能见度飞行以仪表为主,修正动作量要小。”

        一个小时后,运八飞机稳稳地降落在昭通机场。

        8月5日19时30分,成空航空兵某师接到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命令,于8月6日上午紧急运送一批柴油发电机到灾区。这一次有6架飞机列入出动计划,徐墩利机组再次请战,被编为紧急出动序列第一架次。

        时间紧急,飞行准备连夜进行。昭通机场海拔较高,周围山区气象条件复杂,周边净空环境差,北面、东面高山环绕,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驾驶技术都是严峻的考验。徐墩利主动走上飞行准备室讲台,在白板上边画边讲:“灾区气象条件复杂,要充分考虑低云、降水、顺风降落等情况。飞机装载量大,要增大起飞离陆速度,充分利用跑道长度。降落时要严格按照昭通机场起降要求,精细调整修正速度角度,尽量轻稳着陆。”晚上10点,飞行准备一结束,徐墩利就赶往机场,检查飞机准备情况。

        8月6日凌晨,机场上空突然闷雷阵阵,继而暴雨如注。塔台指挥员问徐墩利有没有信心,徐墩利自信地说:“放飞吧,没问题!”7时21分,徐墩利机组驾驶的运输机作为空中运输梯队长机,搭载着灾区人民急需的发电机,穿云破雾,直奔昭通而去。

        截至记者发稿,徐墩利机组已经飞行6个架次,运输救灾物资21吨。

        (本报鲁甸8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尚文超 本报通讯员 杨 进 李 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