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临,车行赣南。
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80年前,这里是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这里的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赣南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制约,这里的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民生问题仍较为突出。至2012年,江西省赣州市的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四成。
然而,两年后的今天,赣州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超千亿元,年均增长32%,增速居江西省第一;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均实现“三年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3%,增速由江西省末位前移至第1位。
赣州两年间的发展成就,得益于一项国家战略的强力拉动——2012年6月,在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从此,赣州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主战场,赣南人民成为《若干意见》的忠诚实践者和最大受益者。
一场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正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发生。
“《若干意见》对赣州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承载着老区人民数十年、几代人的追求与梦想,撑起了赣州的希望和未来。”
——98岁于都籍老红军钟明
近期,赣州市寻乌县图书馆陆续收到邮寄过来的捐赠书籍,这些图书由全国22家出版单位捐赠,总册数在1.5万册以上。该馆馆长古红艳很是乐呵:“这使我们馆的藏书量大增,寻乌读者有福了!”
寻乌县是中宣部对口支援赣南振兴发展的联系县。去年下半年,中宣部在对寻乌进行调研中得知,该县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仅0.26册,当即决定向全国出版单位倡议为该县捐赠图书。此外,中宣部还一一逐步落实10项对口支援重点工作,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寻乌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对口支援,是《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层面为赣州量身订制的一系列整体性、系统化特殊扶持政策之一。
目前,已经有32个国家部委对赣州出台了对口支援方案或意见,39名国家部委干部到赣州开展挂职帮扶。来自国务院法制办的上犹县委副书记兼副县长梅秀兵认为:“对口支援工作畅通了部委与赣州的双向交流。赣州逐步成为国家部委采集信息、调查研究、政策评估、试点试验、锻炼干部的重要基地。中央决策更顺民意、措施更切实际、赣州视野更为高远开阔,大大促进了扶持政策、项目、资金高效落地。”
不仅如此,根据《若干意见》,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下发10个文件,39个国家部委出台46个振兴发展具体实施意见或支持政策。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文,明确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160多项细化政策基本落实到位,直接惠及赣州的钨和稀土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等20多个产业。29个江西省直厅局也出台实施意见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从国家层面整合资源,以“国家行为”集中支持一个设区市,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是第一次。
江西省委书记、江西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强卫说:“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持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在国家区域政策发展史上比较少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苏区振兴发展的殷切关怀。”
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说:“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这一倾注中央殷切关怀和心血智慧的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正释放出深深扎根大地的力量,开启着赣州发展的新纪元。”
“新村新貌好风光,水通路通灯更亮。安家乐业笑口开,家家户户住洋房。人换思想地换貌,感谢习主席永不忘。”
——兴国县埠头乡枫林村铭恩新村村民谢招湖山歌新唱
在崇义县过埠镇过埠村“梦想家园”社区的一套90平方米新居里,住着刘德明夫妇一家。这套房子,是政府补贴4万元后刘家出6万元买下的。面对记者的采访,刘德明25岁的女儿刘秋霞激动地哭了。
这位“赣南明珠”陡水湖上渔家出身的小学教师,自幼对“家”的概念是漂泊于水面木排上搭建的简陋窝棚——当地人称“水上漂”。她流着泪说:“小时候父母送我去上学,从‘棚’里到学校要划两个多小时的船。我拼命地读书,就是为了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改变我们一家的生活面貌。没想到刚从赣南师院毕业当上老师不久,家里就能上岸住进这么好的楼房。”
“水上漂”上岸、高山村民下迁,低电压改造、土坯房变楼房……桩桩件件,点点滴滴,赣州结合自身市情,牢固树立“民生为本”理念,将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作为振兴发展首要任务。
“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这是《若干意见》为赣州确定的战略定位之一,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照搬。赣州大胆探索实践,正确处理好争取支持与自力更生、“输血”与“造血”的关系,用足用活政策,使一纸蓝图变成现实。
《若干意见》出台以来,赣州集中力量改造40多万户土坯房,解决237.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低电压治理用户35.11万户,新建、改建、扩建校舍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极大改善了群众生活,扶贫对象由“十一五”末的215.46万人减少到139.51万人,汇聚起振兴发展最坚实的根基和力量。
“感谢林权抵押贷款,我的林场才得以变成现在这般模样。预计这100亩杉木可增收10多万元。”
——安远县天心镇心怀村造林户叶龙青
宁都县竹笮乡竹笮村的一片坡地上,矗立着江西易富科技公司的栋栋厂房。该公司负责人陈晓新说:“我们的工厂建在这些山坡地上,不占一分耕地。”这缘自赣州正开展的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
9个“试点”、5个“试行”、4个“探索”、6个“试验区”“示范区”、13个“重要基地”……《若干意见》赋予赣州诸多先行先试权。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赣南大地进行的又一场伟大探索。赣州不失时机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打造改革创新试验区。
赣州地处内陆,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为改变这种现状,赣州创建了赣州综合保税区、瑞金和龙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字号”平台,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此外,赣州已获批32个国家示范试验事项,成为众多领域改革的试验田。
改革的主动,赢得了发展的先机。赣南大地从思想观念到行为取向,从目标路径到发展态势,从投资环境到干部作风,从本体认知到外在形象,都发生了化茧成蝶的深刻变化,呈现出恢宏的“赣州气象”。
“《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赣州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契机与振兴发展顶层设计相互叠加,因地制宜探索推动科学发展,这将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蹚出一条新路。”江西省社科院院长梁勇说。(本报记者 胡晓军 李晋荣 本报通讯员 许 军 张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