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3日 星期三

    请医生说说心里话

    温暖是最好的“处方”

    作者:贾英杰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3日 06版)

        被病痛折磨的人,最需要温暖。所以,从医31年,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温暖,是我开给患者最好的‘处方’。”

     

        前年冬季的一天,寒风刺骨。在诊室里忙碌了一上午,外面还有许多病人在等待。这时,一位老大爷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进来说:“贾主任呐,可算见着您了。您的号可真难挂,我在这儿足足等了一宿啊!”我连忙起身,扶着老人坐下来。原来,这位刘大爷已经90岁高龄,无儿无女,又身患肺癌。为了挂号,老人冒着凛冽的寒风,忍着病痛挨了整整一夜。

     

        望着他老泪纵横的面庞、佝偻的身子,抚摸着他布满老茧的手掌,我突然想到自己14岁时就已经故去的父亲。要是父亲还健在,也是这把年纪了!“刘大爷,您来找我看病就是咱爷俩儿有缘。以后只要您来,我保证第一个给您看,不用排号!”我说。从此,刘大爷每次来医院都是径直到诊室找我。一开始,别的病人还有意见,以为老人和我沾亲带故。日子久了,大家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都主动让老人先看。

     

        大概过了半年,刘大爷突然病情恶化,不得不住院治疗。老人没人照顾,医护人员就自发排班,帮着打水、买饭,服侍他如厕,陪着他聊天。刘大爷平日全靠政府补贴过日子,我千方百计给老人降低治疗费用,医护人员还组织了捐款,为老人足足凑了5000块钱。刘大爷出院那天,我和同事们一起把他送回家,随车还拉了一大堆东西,除了全新的被褥和衣服,还有大米、油、盐等生活用品。

     

        以后,每次来医院,刘大爷都要乐呵呵地到各屋转转,大声地吆喝:“我又回家了!”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从当医生起,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的这段话,我须臾不敢忘记。这些年我获得过许多荣誉,但最看重的,还是患者送给我的称呼——“平民专家”。

     

        去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正准备下班回家。突然,一位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走进来,“扑通”一下子跪在我面前,泣不成声地央求:“贾主任,求求您,救救我妈妈吧!”在姑娘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知道她的母亲于2001年患了卵巢癌,现在已转移到全身,已经不能下床了。

     

        我的女儿像她这么大时,还常常在妈妈怀里撒娇,而这位小姑娘却承受着即将失去妈妈的痛苦。“一定要让她的妈妈多陪孩子几天!”我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小姑娘,你引路!”我立即驱车出发,两个小时后,来到天津蓟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走进卧室,只见炕上躺着一位骨瘦如柴的中年妇女。“大夫,真没想到您一个大主任,能专程来村里给我看病。”她哽咽着说,“我也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只是儿女还小,舍不得他们呐!”

     

        望闻问切之后,我深知已无力回天,但依然开了一副药方,希望能减轻她的痛苦。看着哭成一团的一家人,我的心像被刀子剜了一样,只恨自己没有妙手回春的法术。

     

        离开之前,我仔细打量了他们的家:破旧的平房,破旧的家具……想到小姑娘将不得不辍学挑起家庭的重担,我心中一阵酸楚。我把随身带的2000多元钱全部塞给她说:“孩子,别哭,拿着这钱继续上学,以后有困难随时来找我。一定要坚强啊!”

     

        不久之后,小姑娘的母亲去世了。从那时起,每到逢年过节,小姑娘都会带着自家种的果蔬来看我。我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一直在资助她完成学业。

     

        作为医生,每当我面对那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患者时,都会感到“性命所托”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多年来,我口袋里一直装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患者姓名、住址、电话以及治疗、检查和服药等各种情况。这是我为患者提供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处在康复期的病人经常会接到我的电话提醒:该换哪种药,要注意哪些问题。日子长了,许多患者都和我成了好朋友。

     

        患者不易,我看病时总是尽量为他们节省每一分钱,从不开大处方、贵重药。我知道,我给患者开出的最好“处方”,就是让他们从心底里感到温暖,感受到你是在用真情帮助他们战胜病魔。

     

        这个“处方”我要一直开下去,开给每一位病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 贾英杰)(本报记者 陈建强整理)

     

        记者手记

     

    想起“杏林春暖”的故事

     

        一年半以前,记者也曾到贾英杰所在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访,那是一个阴沉而暗冷的日子。2012年11月29日,一位曾在此就诊的脑血栓患者举起利斧,将针灸科主任医师康红千砍杀致死。还差一个月,这位受人尊敬的医生将迎来她47岁的生日。此前,康红千医生做了乳腺癌手术,化疗后刚刚恢复工作。她期待新生,却死于凶杀。

     

        那段时间,津城各家医院里都笼罩着阴郁的气氛。杀人者跳楼自杀未遂,被送医治疗,经全力抢救后脱险。一位名叫“镜湖酌茶”的网友自称是救治凶手的医生之一,他发帖道:“抢救了一名刚刚戕害自己同行的患者,内心的感受是对我所从事的职业失望透顶!”

     

        在医生满腹委屈的另一面,是铺天盖地的误解与谩骂。收红包、拿回扣等行为让诸如“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这样美好的词句突然成为一种反讽。一段时间以来,医疗纠纷此起彼伏,“医患关系”成为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热词。记者的一位医生朋友也说:“我的同事没有一个人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学医。”闻听此言,确实令人痛心。

     

        毫无疑问,让医患关系回归正途,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贾英杰望闻问切,首先为医生自身开出了一剂“强筋健骨”的药方:给患者以温暖。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皆如至亲之想。”把患者视作亲人,是我国医学伦理的优秀传统。三国时期,江西名医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金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载,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并以每年所收之杏,资助求医的穷人。

     

        至今医界仍流传的“杏林春暖”佳话,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应该有所启示吧。(本报记者 陈建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