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3日 星期三

    校训传播核心价值观·师生寻思录

    将校训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作者:李萍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3日 06版)
    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

        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来自儒家经典《中庸》。

        1924年2月4日,孙中山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名义下令将国立高等师范、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改为国立广东大学,同年11月11日,国立广东大学成立。当时因为冯玉祥于10月发动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政权,邀请中山先生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忙于准备北上事宜无法亲临成立典礼,乃摘录《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手书国立广东大学成立训词。

        中山大学历来重视校训教育,并将校训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大的校训在全国大学中是比较独特的,九十年来从未变过,它表达了追求真理的大学精神。虽然这十字校训出自《中庸》,但它超越了传统文化,被赋予了现实意义,这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自由、平等”一脉相承。孙中山创办的中山大学在九十年历史里大师辈出,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是关于学者的传奇。1927年,鲁迅成为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深入阐释了孙中山“革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革命”的宣言。这句话后来成为中大学子光荣的革命传统。史学大师陈寅恪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追求真理的校训精神。他曾说过“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20世纪五十年代初,双眼已经完全失明的陈寅恪先生,仍然坚持为中山大学历史系开课。无法自己书写,便用口述的方式,逐字逐句请助手记录,历经十余年,最终在75岁的高龄完成了《柳如是别传》。以如此坚韧的毅力、笃行学术理想的诸多学人,正是中山大学的风骨和灵魂。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山大学始终把校训精神贯穿于大学教育与管理的全过程,把学习宣传校训,融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上来。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从新生入学教育抓起,进行校史和校训文化教育,由学校领导、著名教授等以不同方式向新生讲述中大传统和中大文化,宣扬学校形成的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的优良办学传统。组织社会公益实践项目,如“研究生支教团”、暑期“三下乡”、“健康直通车”、义务维修家用电器、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实践。让师生在知行统一、学以致用中笃行校训,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文明进步的校园文化。(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 李 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