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06日 星期三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今生的幸福就是教书育人

    ——记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白瓜小学校长王卫民

    作者:杨永林 张哲浩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06日 04版)
    王卫民迎接孩子们到校。 资料图片

        白瓜小学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西北部,这里山高路险,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不到4000人口分居在31个自然村里。

     

        虽然偏僻,但白瓜小学作为耀州区第一个山区寄宿制学校,经过近20年的积累和发展,其学校管理在全区乃至全市都声名赫赫。

     

        从教38年、今年57岁的王卫民就是这所小学的校长。几十年来,他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用纯朴的师德和无私的担当,赢得了师生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为了山区的希望他选择了坚守

     

        王卫民看上去很瘦弱,可他却和老师们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生源从1996年的不足100名增加到如今的400多名,教职工也从6名发展到如今的30多名。十多年间学校几乎没有教师调出,学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百分之百,淳化、旬邑等邻县的家长舍近求远把孩子送来,市内许多学校也纷纷前来取经。

     

        王卫民1975年师范毕业后,回乡在中学任物理教师,一干就是20年。1996年,王卫民有两个选择机会,留城工作或者从政。当时白瓜小学成立,他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不可思议的选择——到白瓜小学任教。

     

        “去农村寄宿小学当教师,看你一个男人家怎么管得了这婆婆妈妈的事!”对王卫民的选择,一些熟识他的人很不以为然。

     

        新生的白瓜小学只有6名教师,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学习管理等任务都落到了老师们的身上。渐渐地,有的老师有了情绪,甚至想要调走。

     

        “如果我们都不愿意待在山里,那山里的孩子怎么办?山区的希望在哪里?”王卫民坚定地说,“只有我们的坚守,才能让山里的孩子安心地学到更多知识;只有我们的付出,才能让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注重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

     

        刚刚创建时的白瓜小学,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王卫民将学校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家长和村民一起商量,小到一二年级学生感冒、发烧、尿床,大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综合素质的培养、新时期教育发展方向等,几乎囊括了学校管理的所有方面。

     

        “我的办法其实就是走出去、坐下来、学起来、聊出来的。”王卫民说。

     

        最难管的是一年级的孩子。山里的孩子不兴上幼儿园,刚来学校时,这些孩子上课乱跑、晚上尿床、随地大小便、丢这丢那,一些年龄小的孩子甚至晚上想妈妈嚷着要回家。

     

        王卫民深知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难度非常大,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来不得半点马虎。为此,他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课堂到食堂,从生活区到教学区,以浓浓的爱意温暖着山区孩子的心,用崇高的师德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一段时间后,家长们来看孩子时,看到宿舍里整齐叠放的被褥,朝一个方向摆放的口杯、保温瓶和脸盆,无不感到惊诧。原本在家什么都不会做的孩子,在学校竟然学会了叠被子、打饭、提水和打扫卫生。

     

        王卫民说,这种前后的反差意味着思想道德素质的转变,而这才是学校教给他们最重要的东西。

     

    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儿子

     

        在学校,王卫民睡得最晚、起得最早。作教师的同时,他还像保姆一样,教孩子叠被子,帮孩子系鞋带,给孩子擦鼻涕,为孩子灌暖水袋,夜里还要看哪个孩子蹬被子了。

     

        有一年冬天,六年级学生杨芳突然生病,晚上十二点钟仍昏迷不醒,王卫民匆忙用三轮车将杨芳送到医院。安顿好后已是凌晨四点,他才摸黑徒步一个多小时赶回了学校。

     

        他把精力和感情都投入到学生身上,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和孩子。2006年,王卫民的妻子生病住进了西安一家医院,他陪护不到两天就回到了学校。更让人揪心的是,1997年王卫民3岁多的儿子发高烧,他因为忙学校工作而耽误了儿子的最佳治疗期,导致儿子成了智障。

     

        “亲爱的爸爸,如果人生像一场戏该多好啊!那我们就能和您的学生互换角色,我们就能得到您的关怀,天天都能见到您,您也会及时地带弟弟去看病,那样我们是多么开心啊……”2007年,收到女儿充满哀怨的信,王卫民的泪水刷地流了下来。

     

        “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儿子,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很长一段时间,王卫民不敢回家。他无法面对家人,更无法面对可怜的儿子。

     

        然而,面对工作,王卫民说:“我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热爱我的职业,我最看重的就是孩子和家长对我的肯定。没有什么事能比教书和孩子们取得好成绩更令我幸福和快乐。”(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