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04日 星期一

    成功靠的是信念的力量

    ——访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

    张进中 张威豪 张晗晗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04日   10 版)

        7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浙江宁波的雅戈尔集团总部,迎面是一幢高耸的大楼和一排排整洁的厂房,工人们在里面忙碌有序地工作,办公大楼里蕴含企业信念的“创国际品牌 铸百年企业”10个大字映入眼帘。

     

        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告诉记者:“雅戈尔集团的成功靠的是永不服输的精神,靠的是信念的力量。”

     

    创新是不竭的动力

     

        作为当年以2万元起家的乡村小厂,雅戈尔如今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汇聚着5万多名中外员工,总资产近621亿元,净资产达161亿元,位列2013中国民企500强第37位,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服饰面料生产出口基地。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早在1993年,雅戈尔便颇具前瞻性地预见了西服产业高科技的重要作用。李如成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99年,欧洲服装大师皮尔·卡丹来访雅戈尔服装城,在考察过程中,他数次驻足于成衣设备前,连用了几个“不可思议”“令人吃惊”。他说,他几乎走遍了世界各地的服装企业,“我可以负责地说,这里是世界一流的服装设计生产前沿基地”。

     

        让外企发出赞叹的是创新的力量。李如成认为,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在绿色环保的大趋势下,雅戈尔集团为自己的主品牌打上了汉麻的烙印,健康环保的汉麻材料为雅戈尔的产品注入了新活力。直营店员工说:“汉麻衬衫很受新老顾客的青睐。”

     

    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创新工艺、提升服务、打造品牌,做好这些就能实现转型升级。”李如成认为。雅戈尔拥有一条从原料生产到零售的覆盖服装业全程的垂直产业链,这在全球服装业中绝无仅有。虽然行业内对雅戈尔的这一做法颇有争议,有些人认为服装业重点是做品牌而不是搞制造,但李如成却在这条全产业链上做出了别人做不出的东西,创造了行业的“神奇”。用李如成的话说,就是“优化产业链”。

     

        目前,国内棉纺织行业大多只具备生产出110支纱的工艺,而雅戈尔在面料上实现了突破,站到了领先全球面料行业的高度。“现在我们集团已达到300支纱的工艺水平,用这种高支纱做出来的面料,细腻柔软,摸上去有丝绸的感觉。这种衬衫要卖2000多元一件,附加值很高,这就是我们通过转型、优化产业链取得的成果。”雅戈尔的员工自豪地说。

     

        雅戈尔始终坚持做中国的世界品牌,这是一种民族情结和历史责任感。在洋品牌服装充斥我国市场,许多服装企业纷纷改打洋品牌的情况下,雅戈尔不为所动,坚持通过转型做大做强自主品牌。

     

    永不服输的精神

     

        谈到雅戈尔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李如成感慨不已。“要用十年时间,赶超日本和欧美国家,打造一个中国自己的服装品牌。”1996年,李如成制定了这样的目标。在出国游历见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后,李如成并没有服输,而是暗自下定决心,要赶上乃至超越对手。

     

        作为民族企业家,李如成身上有着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永不服输的精神。在取得成功后,他并没有满足现状,仍然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十年过去,这个差距反而更大了,雅戈尔想在国际上打响名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如成一直在思考雅戈尔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的大趋势下,迎接挑战、再创辉煌是全体雅戈尔人心中的信念。

     

        (本报宁波8月3日电 本报记者 张进中 本报通讯员 张威豪 张晗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