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赶考行——柏坡巡访”中央和行业类媒体采编人员革命老区行活动已经结束,但很多情节我都记忆犹新。
我入住的西柏坡村,是离西柏坡纪念馆最近的村子,这里的大部分村民都开着饭馆、旅店,卖纪念品,当景区讲解员,很少有人种庄稼。我的住家是当地发展第三产业的典型,一座三层大楼开办了家庭招待所。在村子里的4天时间,80多岁的闫文翠奶奶和一支村民乐队给我的印象最深。
闫奶奶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回忆起小时候,她连连摇头。改革开放后,她卖了一只大公鸡,买回一套茶具,从卖茶水开始,一步一步勤劳致富,直到现在开起了家庭餐馆、旅馆,日子越过越红火。2002年,胡锦涛同志曾走访她家,与她拉家常。现在的她很知足,她说,要好好享受苦尽甘来的日子。
老区行活动最后有个联欢会,我们抽空在院子里排演节目。隔壁的薛大叔自告奋勇要给我们伴奏,他从家中搬来音响、电子琴,又打了几个电话,不一会儿,二胡手、主唱都过来了。路灯下,我们与村民乐队唱着《打靶归来》《东方红》《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在西柏坡唱这些老歌,仿佛回到了革命年代,80多岁的闫奶奶在路边扭起了秧歌,这样的场景,是那样朴素、真实。
真实的,才是最感人的。去革命老区接受教育,就是要去感受革命精神在老区人民身上最真实的展现。这里的人民,一代代用行动传承了革命精神,他们有追求、肯付出,这片朴实、厚重的土地,孕育了“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值得我们俯下身子去感知、去学习。
还记得,在平山县委宣传部前副部长齐庆三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我几度流泪。齐庆三是宣传部干部,更是一个一线“记者”,他的每篇稿子都是“走转改”的生动实践。我和同去的两位本报记者撰写的人物通讯《坚守基层阵地 秉笔只为百姓——追记河北省平山县委宣传部前副部长齐庆三》,刊登在6月24日的《光明日报》。
现在,有些新闻工作者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写稿,网上搜一搜,材料编一编,电话打一打,稿子就出来了。这种轻率的、“客里空”式的工作态度,是一种不负责任、不严谨的态度。想一想,该怎样时刻做到和群众心连心,把每篇稿子写到最好?作为青年编辑记者的我们,新闻工作的“赶考”之路才刚刚开始。(本报记者 龚亮)